旅游演艺,让“诗”和“远方”在一起(文化圆桌)( 四 )


以产业思维打造文化IP
实现真正的文旅融合
采访人员:国内外的旅游演出行业生态有一定差别 。 中国有哪些独特经验模式?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
毛修炳:欧美国家的旅游演艺大多是音乐剧 。 中国还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经典 , 但国内能排进前20的旅游演出 , 艺术性也相当不错 。
真正的差距在于 , 我们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 , 比如我们还没有专门投资旅游演艺的基金 , 没有负责打磨歌舞、灯光、音响的专业化团队 , 甚至几乎找不到系统研究总结这个行业的专业书籍 。
至于独特的经验模式 , 主要就是实景演出 。 这一模式现在已经传播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 比如越南的《会安记忆》、马来西亚的《印象马六甲》、柬埔寨的《吴哥的微笑》……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导演与当地合作打造的 。
梅帅元:不仅东南亚 , 实景演出模式也在向“一带一路”国家传播 , 据了解 , 目前正在打造的演艺项目就有五六台 。 一种模式能够实现文化走出去、产生国际影响力 , 一定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 。
采访人员:营收结构也存在很大区别 。 国外成功的旅游演艺 , 收入往往是“三足鼎立” , 即由门票收入、衍生品销售、IP授权组成 , 而国内目前仍靠单一的“门票经济”在支撑 。 原因是什么?
陈少峰:IP培育需要时间的积淀 , 培育IP , 也不是仅仅依靠旅游演艺这一项就能完成的 。 百老汇的音乐剧很多已经有了影视作品 , 迪士尼的演出往往先有动画片 , 然后才有舞台剧和衍生品 。 好莱坞的影视作品经常出续集、出系列 , 这也是打造IP的重要手段 。 相比之下 , 我们在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上还缺乏经验 , 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
戴斌:这仍然是产业体系的缺乏造成的 。 我最深的感触就是 , 文化领域有很多名家、大家 , 有很多好的作品 , 但是缺乏好的产品 。 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出非常好的“手工艺品” , 但要一批人的力量才能做出产品 。 如果没有产业思维 , 我们能培养出名家 , 但很难诞生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
采访人员:那如何才能建成这样的产业体系?未来旅游演艺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少峰:要将旅游演艺项目放到当地文化产业整体布局中来思考 。 比如可以先推出网络小说 , 写一个有地方特色的好故事 , 再尝试电影、动画、演出、纪念品、综合创意秀……打造一个“文化+科技+互联网+电商”的产业平台 。
其实 , 各地的旅游演艺并不缺少好的文化IP , 比如西安华清宫的《长恨歌》 。 但我们的IP跟产业链的匹配太短 , 知识产权仅限于这一台演出 , 没有进行二次开发 。 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 才能充分开发出版权的价值 , 做到“一鱼多吃、一鱼永吃” 。
戴斌:要建成这样的产业体系 , 需要更有力的支持措施 , 既要支持文化事业 , 也要支持文化产业 。 要加强顶层设计 , 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 这既包括舞台艺术 , 也包括影视和一些流行文化 。
另外 , 科技的发展也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演艺 。 随着人工智能、5G、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发展 , 旅游演艺将呈现出更多新面貌 , 比如虚拟人物与真实的演员同台演出 , 比如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实景与历史场景相结合 。 这些方向值得从业者关注 。
旅游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 “看山看水看风景”的时代已经过去 , 现在的游客更加重视深度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 , “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 。 因此 , 根植于本地居民需求的文化演艺项目会越来越成为主流 。 只有这样 , 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旅融合 。
数据来源:道略文旅产业研究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