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让“诗”和“远方”在一起(文化圆桌)( 二 )


采访人员:目前 , “沉浸式演出”成为旅游演艺的新主流 。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毛修炳:沉浸式演出很有意思 。 去年我们做过一个调研 , 绝大部分年轻受访者都表示喜欢有参与性、互动性的演出方式 。 不仅沉浸式演出受欢迎 , 沉浸式的展览和游戏娱乐项目也受欢迎 , 目前各地已经有了100多台 。 今年我们服务的所有景区演艺项目 , 也都希望增加沉浸式内容 。 这种趋势会改变观演关系 。 沉浸式演出非常考验演员的现场反应能力和舞台掌控力 , 能提升演员素养 。
潘燕:沉浸式演出的吸引力还在于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 这也是科技发展给观众带来的新体验 。 未来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 , 还将进一步推动沉浸式演艺产品的升级 。
采访人员:要打造一台成功的旅游演艺 ,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毛修炳:首先是选址 。 旅游演艺的观众来自游客的转化 , 游客量在千万级以上的城市 , 才能承担起大型的旅游演艺 。 行业内不乏这方面失败的先例 , 如《印象·海南岛》落户海口 , 不到一年就因观众太少停演 。 接下来 , 还要考虑游客群体的分层、营销渠道、内容题材、周边是否有相似演出等一系列因素 。
梅帅元:最重要的是符合中国观众的文化趣味和审美习惯 。 中国为什么能独创山水实景演出?因为我们有寄情山水、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 所以 , 成功的旅游演艺需要充分展现文化自身的吸引力 。
戴斌:除了植根当地文化 , 还要研究消费者需求 。 同样是听京剧 , 本地人会在戏园子一坐3小时 , 游客可能没那么多时间 , 就可以供应折子戏 。
从剧场演出到旅游演出
好的艺术产品必定双效合一
采访人员:旅游演出兼具艺术性与商品性两种属性 , 它们对演艺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互相矛盾的 。 比如艺术更强调独创性 , 而商品生产恰恰需要可复制性、模块化;艺术依赖表演者的专业技能 , 而旅游演出很多由当地群众完成 , 等等 。 如何看待两种属性之间的关系?
毛修炳:这要看如何定义“艺术性” 。 先锋探索性的艺术演出 , 应该出现在城市先锋剧场 。 旅游演艺是一种大众文化 , 更强调通俗性 , 应该选择能够满足最大规模观众群体的演出内容 。
我认为 , 目前的旅游演出在艺术性与商品性的把握上是成功的 , 符合当前绝大多数游客的欣赏口味 。 其艺术性要进一步提高 , 还有赖于观众审美水平的整体进步 。 现在的孩子从小有许多机会接触各类艺术 , 随着他们的成长 , 或许5—10年后 , 我们的旅游演艺会有较大提升 。
潘燕:其实 , 无论传统剧场演艺还是旅游演艺 , 只要进入市场 , 就都具有艺术性和商品性 。 好的艺术产品一定是双效合一的 。 例如获得文华大奖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巡演场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 已经在考虑打造驻场版 , 面向到上海的游客推出 。
大型实景演出具有大场面、远距离观演等特点 , 对演员个体的表演能力要求不高 , 当地百姓作为演员 , 并不会降低其艺术质量 , 还能增强其融入山水实景的原生态氛围 。 但剧场项目对演员的专业性要求必不可少 。 以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为例 , 海南当地政府部门多次想引入该剧 , 面向游客驻场演出 , 但因当地缺乏足够的芭蕾舞演员储备 , 担心因演员专业性不够损害作品的艺术质量 , 一直未能落地 。
采访人员:有调研报告指出 , 目前不少旅游演艺处于亏损状态 , 只有少量龙头品牌瓜分了市场 。 您认为原因是什么?如何破局?
毛修炳:现在旅游演艺竞争激烈 , 不少项目都是大制作、高成本 , 平均回报周期在6—7年 , 如果不是真正的精品 , 公司很难坚持到盈利的那一天 。 从规律来看 , 少量品牌瓜分市场 , 也属正常现象 , 文化创意行业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 。 我们每年拍那么多电影、电视剧 , 能火的有几部?每年出版那么多小说 , 有多少能成为畅销书?想要破局 , 只能下大功夫 , 打造真正的精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