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制药|辉瑞跌落榜首,罗氏首次登顶,4家中国药企上榜全球50强( 二 )


2019年 , 恒瑞医药和中国生物作为“中国代表” , 首次进入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 , 分别位列第42和第47位 。
仅一年后 , “中国代表”又添两员 , 上海医药和云南白药也跻身该榜单 。 其中 , 云南白药后来居上 , 排第37名 , 在四家中国药企里位居前列 。
当下 , 中国医药产业已逐渐形成崛起之势 。 截至目前 , 中国已是医药行业全球第二大市场 , 仅次于美国 。 有数据显示 , 中国2018年药品市场规模为1279亿美元 , 行业预计 , 到2023年规模将达1618亿美元 , 年均增长5% 。
增长迅猛的背后 , 是中国一系列医疗政策的不断调整 。 一致性评价、严控辅助用药、医保提高创新药报销比例等政策让不少国内药企转型创新药 , 逐渐实现产业升级 。
不可否认的是 , 中国药企与跨国药企的各方面指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 以研发为例 , 2019年 , 上述四家国内药企的研发费用之和仅为10.8亿美元 , 同期罗氏一家就投入了上百亿美元 。
对医药产业来说 , 创新研发是所有药企的生命线 。 研发却正是中国医药工业的软肋 。 当前 , 部分国内药企正在积极转型 , 但要想整个产业彻底升级 , 还需要时间慢慢打磨 。
当前 , 中国药品招采已进入新时代 。 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 , 不仅推动了专利过期原研药降价 , 也鼓励创新药纳入医保体系 , 整体重塑了药品定价机制 。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 , 在新一轮医药企业竞争中 , 创新药企将占据高位 , 估值也将打破之前的体系 。
【罗氏制药|辉瑞跌落榜首,罗氏首次登顶,4家中国药企上榜全球50强】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