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 )


纵观宋代整个给谥过程 , 虽然有一套既定的程序 , 但很多时候又并不那么因循守旧 , 而是在规范严谨的特点中表现出灵活变通的一面 。

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文插图

宋仁宗画像
3、 谥号的追、改、夺情况
党争风云和政治局势的变换会影响已经授予的谥号 。 北宋时有宋仁宗时期的庆历党争、宋神宗时期的元佑党争 , 宋哲宗时期的新旧两党党争 。 南宋时战争不息朝野不宁 , 主战主和派互相倾轧也十分激烈 。 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官员谥号会有变化 。 谥号的变更多为政局变化的体现 。
(1) 追谥
得谥人群为已经离世的官员 , 常常是由于该人的某种优秀风骨值得朝廷弘扬 , 用以教化黎民众生或为别的官员树立榜样 。 追谥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皇帝个人对死去大臣的追思 , 如追谥宋湜为"忠定" , 二是朝中政局变化 , 官员死后多年得以平反 , 如追谥寇准为"忠愍" , 三是官员效忠朝廷守节而死 , 事后被朝廷追谥 , 如李若水之"忠愍" 。

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文插图

李若水画像
(2) 改谥
即朝廷对已赐谥的官员谥号加以更改 , 可以是赞颂改成贬损 , 反之亦然 。 大概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因避先贤讳而改谥 , 如王溥讳僖祖而从文献改为文康;二是因为谥号用字有异议而改 , 如司马朴由忠肃改为忠洁 , 更能体现出其临危不惧不忘故国的品质;三是因为朝廷政策而改谥 , 如秦桧谥号在宋高宗时被赐美谥"忠献" , 宋宁宗时改为恶谥"缪丑" , 宋理宗时更被追贬为"缪狠" 。 因此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国家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变迁 。

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文插图

王溥画像
【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3) 夺谥
即朝廷将已赐予的官员谥号收回 。 这是在宋朝时才出现的新兴政策 。 北宋中期以后新旧两党均对反对派进行打压 , 而对死去官员进行贬低打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剥夺其谥号 。 如旧党核心人物司马光死后被赐谥文正 , 宋哲宗时恢复新法 , 便下令收回其谥号 , 并扑倒其所立功德碑 。

随风故事|谥法严谨、谥号多样的宋朝,怎样使官员“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文插图

司马光画像二、宰辅谥号个体研究和分析
在宋朝法律里 ,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 , 二府的政府长官即为宰辅 。 现在特以四位千古留名且得谥极具代表性的宋代宰辅进行谥号的分析 。
(1)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一代名相 , 推行过著名的"熙宁变法" , 是新派的代表人物 。 因北宋末至南宋初时新旧两党的党派之争矛盾颇深 , 元祐元年(1068)年王安石去世时并没有被立即赐谥 , 直到绍圣元年(1094)才追谥以"文"这个单字 。 回顾历史 , 这是因为王安石死时宋哲宗赵煦年仅十岁 , 朝廷实由宋神宗母亲高太后听政 。 高太后推行"元祐更化" , 反对新法 , 重用旧党官员 , 因此在他死后并未立即赐谥 。 高太后崩 , 宋哲宗开始掌握实权 , 他却想要继承宋神宗遗志推行新法 , 重召新党成员 , 因此新党领袖王安石也在此时被追谥为"文" 。
宋代二字复谥基本成定制 , 而作为宰相的王安石单字定谥则极为特殊 。 在王安石的得谥程序中 , 特殊在他少了"请谥"这一步骤 , 不需要本家呈上行状而直接由太常礼院直接议谥、再由皇帝直接定谥 。 在议谥官眼里王安石是宋神宗的左膀右臂 , 正是由于他的辅佐才成就了一代政绩 , 所以他的谥号需要和神宗相联 。 皇帝谥中"文"字取"经天纬地"之义 , 表明两人都极富才学 , 文治天下 , 双珠合璧共建盛世的 。 这一字中包含了文学和政治的因素 , 故可以一字蔽之 , 无需再添其他谥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