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心理学|为何心理学中的“共情”比“讲道理”,更得人心?( 三 )


复述可能听起来易如反掌 , 但能够真正做到却绝不简单 , 需要你反复练习巩固 。 大部分人易犯的问题是在倾诉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滔滔不绝 , 完全不给倾听者复述和思考的机会 , 这样别人会很难准确记起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
建议三:同情 , 我们练习同情的目的是确认对方的感受 , 并告知他们我们感同身受 。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表达:“这对你来说可能着实不容易 。 ”我们通过发挥想象力想象对方的实际情况 , 尽管可能有时猜测不准 , 但对方往往会对主动理解他们处境的行为表示赞赏 , 这会激发他们展示更多关于自己信息的想法 。 表达同情基本的模式是:这一定……
催眠心理学|为何心理学中的“共情”比“讲道理”,更得人心?
本文插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下面是一些例子:
苏茜:我在计划一趟旅行 。
倾听者:这一定很有趣 。
苏茜:比起有趣我倒认为是刺激 , 不过这有点太刺激了 , 让我有些吃不消 , 况且我对飞行并不感兴趣 。
就像可以练习揣测他人情感 , 我们也可以尝试与对方产生情感共鸣 。 表达同情的要点并不在于你说什么话 , 而在于运用好面部表情和说话语调 。 你的声音和面部表情可以跟随对方的情绪同步变化 , 只有这样对方才能真正感觉到你理解了他们的心境 。 同情甚至可以完全不用话语来表达 , 仅靠一声饱含同情的叹息就能做到 。
共情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尴尬 , 也可以帮助你在生活中碰到更多的朋友 。
【催眠心理学|为何心理学中的“共情”比“讲道理”,更得人心?】(《转载声明》:本文转自网络 ,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 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 。 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 , 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 , 若涉及版权问题 , 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 。 经核实后 , 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