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大名鼎鼎的颜真卿,竟两次来洛拜师为创造“颜体”打下基础

|佩服!大名鼎鼎的颜真卿,竟两次来洛拜师为创造“颜体”打下基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位于汤泉村的颜真卿墓
无论您是不是书法爱好者 , 应该都听过颜真卿这个名字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书法家 , 创造了彪炳书史的“颜体”书法 。千百年来 , “颜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法人 , 不少书法家都是从“颜体”中汲取养分 , 最终名垂青史 。
其实 , 大名鼎鼎的颜真卿与洛阳颇有渊源 。近日 , 采访人员探访多地 , 采访专家学者 , 为您梳理一二 。
偃师颜真卿墓:“颜体”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在偃师市山化镇汤泉村 , 有一座颜真卿墓 。每年都有不少“颜体”爱好者到此祭拜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汤泉村 , 沿着该村村小学旁的石梯上去 , 就到了颜真卿墓 。采访人员看到 , 颜真卿墓前立着三块墓碑 , 中间的墓碑体积较大、刻字清晰 , 东西两侧的墓碑体积较小 , 刻字已经风化残损、模糊不清 。
位于东西两侧的墓碑分别立于明、清时期 , 明碑上刻着“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字样 , 清碑上刻着“福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字样 。
碑文记载:明朝万历年间 , 吕纯如奉命到偃师当知县 , 在勘察历史古迹时 , 发现了颜真卿墓 , 当时墓已被人糟蹋得不成样子 , 他连忙派人清除杂草 , 重修墓地 , 并立下墓碑提醒附近民众 。到了清朝 , 知县汤毓倬又对颜真卿墓再次进行整修 , 又立一碑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除了偃师颜真卿墓 , 在西安、临沂费县、湖州安吉县等地 , 都发现了颜真卿墓 , 因史料没有明确记载 , 相关线索、证据不充分 , 至今尚未确定哪处为颜真卿真实的埋葬地 。
|佩服!大名鼎鼎的颜真卿,竟两次来洛拜师为创造“颜体”打下基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郭虚己墓志铭》
《郭虚己墓志铭》:为研究颜真卿书风演变过程提供珍贵资料
现存的颜真卿书法作品 , 以他中晚年的作品居多 。收藏于偃师博物馆的《郭虚己墓志铭》 , 让人们领略了颜真卿较早时期书法作品的魅力 。
采访人员在偃师博物馆石刻艺术长廊看到 , 《郭虚己墓志铭》为青石质地 , 盖顶刻有“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16个字 , 碑文为楷书 。
志文记载:墓主人郭虚己不到16岁便为李唐江山南征北战 , 屡立奇功 。天宝八年六月 , “薨(hōng)于蜀郡之馆舍” , 终年五十九岁 。死后 , “皇上闻而悼焉 , 诏赠太子太师” 。
1997年 , 《郭虚己墓志铭》在首阳山镇出土 , 因长期深埋地下 , 完好如新 。相比之下 , 现存的颜真卿碑文作品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残缺损坏 , 所以这方墓志显得尤为珍贵 。
偃师博物馆馆长孟新英介绍 , 这方墓志是颜真卿41岁时书写的 , 那时他的书法还未达到“一变古法自成一格”的“颜体”境界 , 与后来的《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颜勤礼碑》等作品有诸多不同 , 但观其书 , 已挺劲潇洒、不失法度 , 初显一代大家风范 。
“这方墓志为研究颜真卿书风演变过程提供了珍贵资料 。”孟新英说 。
【|佩服!大名鼎鼎的颜真卿,竟两次来洛拜师为创造“颜体”打下基础】求学经历:痴迷书法 , 两次来洛拜师
颜真卿自幼喜爱书法 , 为官期间仍对书法艺术十分痴迷 。当时 , 他认为自己的书法功夫还不到家 , 便辞官来洛 , 打算拜自己的“偶像”张旭为师 。
第一次 , 张旭没有同意 。颜真卿回家后又在朝廷里做了官 , 可他心里总放不下向张旭学书法的事 。过了不久 , 他又一次辞官 , 来洛阳找张旭 。张旭被颜真卿的一片诚心感动 , 收下了这个徒弟 。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后 , 突破了自己的书法瓶颈 , 为他后来融汇前代书法家的特长 , 创造‘颜体’书法 , 打下了基础 。”孟新英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