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先达坂西|「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读」有条小巷叫火巷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读」有条小巷叫火巷
作者/刘益善
奎先达坂西|「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读」有条小巷叫火巷
本文插图

汉口汉正街有条小巷叫火巷 , 我们的故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在这里 。
故事的主人公吕九九是个裁缝 , 那年二十一岁 , 人长得白白净净 , 低眉眼 , 看上去单薄瘦弱 。 吕九九是房县人 , 房县在鄂西北 , 与著名的神农架毗邻 , 也是大山区 。 从房县来到武汉之后 , 他说话很少 , 除了和王成顺夫妇说必要的话外 , 他没有多少与人说话的机会 , 何况他的鄂西北方言说出来总要被武汉人取笑一番 , 或者人家根本听不懂 。
吕九九读书很少 , 小学时很不聪明 , 但他学手艺却聪明绝顶 , 十三岁就拜师傅学裁缝 。 他十六岁出师 , 就离开了乡村 , 到县城给人家做衣服 。 乡村里农民穿的衣服太简单 , 吕九九做这些简单衣服不过瘾 。 吕九九离开乡村还有个原因 , 就是他不能抢了他师傅的饭碗 。
吕九九在县城租了间民房 , 成天不声不响地给人加工服装 。 很快人们就发现 , 这个小裁缝看上去不起眼 , 他做的服装可是了不得的 , 他做什么衣服就是什么衣服 。 这么说吧 , 你花上千元钱从武汉买套美尔雅西服回房县 , 然后再买相同的布料 , 让吕九九照样子加工一套 , 过几天你来取衣服时 , 就会惊奇地发现 , 这两套西装 , 到底哪套是真的哪套是加工的呢?分不清楚 。
吕九九在县城的街上碰到了吕大莲 , 吕大莲和吕九九同村 , 是吕九九的叔伯姑妈 。 吕大莲嫁到县城十多年了 , 现在和丈夫王成顺在武汉做生意 。
吕大莲见到吕九九后 , 就一把拉住他:九九 , 我正要找你去呢 , 没想到就撞见你了 , 姑找你有事!
大姑找我有么事呢?吕九九站住 , 挣脱了吕大莲拉他的手 。 在街上被吕大莲拉着 , 吕九九不自在 。
跟我到武汉去发展 , 房县这个山里冇得搞头儿 , 我发你每月一千块钱工资 , 吃住跟我们在一起 , 好么?吕大莲说着 , 又去拉吕九九的胳膊 , 好像怕吕九九跑了似的 。
吕大莲回到房县 , 听人说起了吕九九的本事 。 她找了吕九九做的衣服来看 , 确实是针脚整齐匀称 , 穿在身上挺括抻抖 , 完全看不出是个小裁缝的手艺 , 就决心要把吕九九带到武汉去 。 她还把吕九九当成十年前她看到的那个小孩子 , 见面就拉胳膊摸头的 。
我是你姑呢 , 九九 , 我是为你好 。 到武汉去 , 那大地方比这山里好一千倍 。
吕九九被吕大莲拉着 , 旁边就有几个人停下脚步看他们 。 吕九九的脸红了 , 吕九九说:大姑 , 我们等会儿再到屋里去说好不好 , 我现在要去办点事呢!
九九其实是去商店买线的 。 他离开吕大莲后 , 头脑里就打算开了 。 去武汉发展 , 对吕九九是个诱惑 。 吕九九平时不声不响 , 其实可有志向呢!他想办自己的服装厂 , 生产自己的产品 。 有时他觉得自己这想法很不实际 。 在房县这个地方 , 靠给人加工服装 , 是个体户 , 每月收入除了吃饭交房租外 , 所剩无几 , 离他的积累资金办厂的计划太遥远 。 跟吕大莲去武汉 , 肯定比在房县好些 。 再说吕大莲 , 毕竟是本家的一个姑 , 九九虽说不很熟稔 , 但见过的面也不少 , 她总会关心自己的吧!不论怎么说 , 到武汉是个机会呢!吕九九想 。
吕九九去商店买了线 , 回到他在城关租住的民房 , 吕大莲已经在那儿等着他了 。
先坐汽车到十堰市 , 再从十堰市坐火车到武汉 , 小裁缝吕九九跟着他本家姑妈吕大莲到了汉口汉正街 。
汉正街有条小巷叫火巷 , 成顺服装店在汉正街的火巷口 , 二十平方米的铺面 , 前半截卖服装 , 后半截住人 。 汉正街是武汉有名的小商品市场 , 开小店子的多是外地人 , 王成顺吕大莲夫妇都是四十来岁 , 从房县杀到汉正街站住脚 , 其中的拼搏与算计是一句话说不清楚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