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唯一的西域诗人,他死后,大唐荣耀不再( 四 )


就在高仙芝兵败怛逻斯后两年 , 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 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位处今印巴交界的克什米尔) , 让大唐军威再次重震中亚 。
诗人|唯一的西域诗人,他死后,大唐荣耀不再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唐荣耀
怛逻斯兵败不到两年 , 大唐帝国就在中亚卷土重来 , 唐玄宗满心欢喜 , 于是召封常清进京觐见 。于是在天宝十四载(754年) , 岑参借助老领导封常清的提携 , 被任命为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节度判官 。
帝国在中亚卷土重来 , 唐军新任统帅封常清又提携看重 , 这使得岑参一扫多年来的颓废和迷茫 , 他以万丈豪情再次奔赴西域 , 在大唐帝国照耀西域中亚的最后光芒中 , 边塞诗人岑参 , 也将古典中国的边塞诗 , 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
可以说 , 岑参与边塞诗 , 也是在与大唐帝国的国运共进退 。
在这种豪情万丈地驰骋中 , 岑参迸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 在送封常清出征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他写道:
“轮台城头夜吹角 , 轮台城北旄头落 。
羽书昨夜过渠黎 , 单于已在金山西 。
戍楼西望烟尘黑 , 汉军屯在轮台北 。
上将拥旄西出征 , 平明吹笛大军行 。
四边伐鼓雪海涌 , 三军大呼阴山动 。
虏塞兵气连云屯 , 战场白骨缠草根 。
剑河风急雪片阔 , 沙口石冻马蹄脱 。
亚相勤王甘苦辛 , 誓将报主静边尘 。
古来青史谁不见 , 今见功名胜古人 。”
尽管不乏逢迎长官的意志 , 但岑参仍然将大唐帝国在中亚的军事光芒与西域的自然风光完美地融合在文字里 , 在《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 , 他描写一个内地文人几乎无缘见到的西部风光: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 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 , 一川碎石大如斗 , 随风满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 , 金山西见烟尘飞 , 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 , 半夜军行戈相拨 , 风头如刀面如割 。
马毛带雪汗气蒸 , 五花连钱旋作冰 , 幕中草檄砚水凝 。
虏骑闻之应胆慑 , 料知短兵不敢接 , 车师西门伫献捷 。”
将士们勇往直前 , 诗人也在第二次出仕西域的幕府生涯中 , 驰骋着壮士豪情 , 在《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中 , 他自诩精神风貌不减胡儿:
“胡地苜蓿美 , 轮台征马肥 。
大夫讨匈奴 , 前月西出师 。
甲兵未得战 , 降虏来如归 。
……
何幸一书生 , 忽蒙国士知 。
侧身佐戎幕 , 敛衽事边陲 。
自逐定远侯 , 亦著短后衣 。
近来能走马 , 不弱并州儿 。”
在大唐所有写过边塞诗的著名诗人中 , 他是唯一一位真正走出河西走廊 , 直达新疆和西域的中原诗人 , 这就使得他无论是在生活经验上 , 还是情感体验中 , 都拥有了唐代诗人中无与伦比的真实经历 , 这也赋予了唐诗更大的生命力 , 从而将唐诗边塞诗的巅峰 , 定格在了唐军驰骋帕米尔高原的辉煌之时 。
4
尽管唐军在中亚卷土重来 , 但是帝国的内乱 , 即将摧毁边塞诗的最后辉煌 。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 , 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 , 在范阳起兵叛乱 , 当时 , 封常清刚好入京朝见 , 于是被唐玄宗任命为范阳节度 , 募兵前往东都洛阳抵挡叛军;另一方面 , 唐玄宗又命令自己的儿子、荣王李琬为元帅 , 高仙芝为副元帅 , 率领5万大军和募集的新兵前往抵挡叛军 。
封常清率兵进抵洛阳后 , 由于手下士兵都是新兵 , 因此在作战中 , 根本无法抵挡安禄山手下的凶悍叛军 , 封常清于是率兵退到陕郡 , 当时由于荣王李琬病逝 , 高仙芝独自统领大军 , 于是 , 封常清与高仙芝两人决定合兵退到潼关 , 死死捍卫通往长安的关中门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