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这家中国工业巨头凭什么?,从亏损几千万到年赚千亿( 二 )


1992年 , 35岁的王东升就任774厂(北京电子管厂 , 现“京东方”前身)厂长 。 作为1982年进厂的年轻翘楚 , 王东升1年升副科 , 5年赴香港学习 , 6年成为副总会计师 。
王东升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上大学的高材生 。 没上大学之前 , 他做过木工 , 参与过三线建设 。 1977年恢复高考后 , 王东升考上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 学习财务专业 。 毕业后 , 王东升作为电子工业部从杭电挑选至京工作的10名优秀毕业生之一 , 被分配到了774厂 。
王东升刚到厂里 , 总会计师就告诉他 , 干企业比蹲机关更好 , 要有奋斗精神 , 要成为专家 , 要“实业报国” 。 而王东升也的确不负所望 。 他是在774厂第一个提出财务部门电算化的人 , 还提出财务人员要学英语 。
尽管人生得意 , 王东升却想要数次离职 。
1988年 , 时年31岁的王东升被提拔为副总会计师 , 成为工厂副总师以上领导中最年轻的成员 。 上任后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想出一个改革方案 , 按照领导的安排给副总师以上的干部讲课 , 讲了不到5分钟 , 下面已是鼾声一片 。
1991年底 , 774厂账面累计亏损近3000万元 。 年轻的员工纷纷离职跑到商场当售货员 , 老员工则只能在菜市场捡白菜帮子过日子 。
老干部观念陈旧 , 774厂人才流失严重 , 王东升自然不想接过这个烂摊子 。 最后 , 一位老同事前来劝他 , 他反问到“我凭什么要留下来” , 那位老同事回了一句:“就凭让我们的师傅不再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王东升就这样留了下来 。
774厂为什么破落成那个样子?要知道 , 在改革开放之前 , 774厂是不折不扣的共和国功臣 。
在“一五”(1953—1957年)期间 , 774厂作为军工企业 , 是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 “一五”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额为5.5亿元 , 而774厂就获得了1个多亿的投资 , 约占当时中国电子工业总投资的五分之一 。
在那个中国工业的英雄年代 , 774厂生产制造的电子管 , 就如同今天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 是雷达、导航、国防尖端武器等电子产品的核心元件 。
从破土动工到开工典礼 , 774厂只用了2年又4个月 , 建成后 , 生产能力达1220万只电子管 。 这个速度被苏联专家形容为“骇人听闻 , 世界无例” 。
在计划经济体系内 , 774厂创造了诸多传奇 。
1957年 , 时任774厂厂长就预见到半导体技术的前景 , 毫不犹豫开始了锗晶体管的研制 。 10年后 , 中国第一个集成电路企业东光电工厂筹建 , 774厂贡献了大部分研究人员和设备仪器 。
1959年中苏关系紧张 , 苏联不再供应中国各地广播电台使用的两种大型发射管 , 全国广播电台瘫痪在即 。 是774厂的紧急仿制 , 化解了这场危机 。
1960年 , 774厂通过海关和铁路 , 在全国行销“北京牌电子管” , 年上缴利润1.2亿 , 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生产工厂 。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 , 774厂在国内共销售收讯放大管1.7亿只 , 占同期全国电子管总产量的50% 。
往日的荣光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 。 十几年间 , 774厂只调整过一次工资 。 近20年里 , 774厂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基本没有建住房 。 退休干部高达4000多人 , 负担的职工住房、医疗费用越来越重 。 在1984年的一份文件中 , 厂领导曾经引用“群众”的话说:“774厂好比是一艘庞大的航空母舰 , 沉不下去也跑不快 , 又大又笨调头慢” 。
北京电子管厂被遗忘了 , 而且已经陷入绝境 。
王东升之前的厂长上任第一周 , 他就发现动力分厂的煤气储罐上打了20多个补丁 。 为了不让这些储罐变成“定时炸弹” , 他在企业处于亏损的时期仍然投入2000多万元 , 把这些使用了几十年的煤气、氢气、氧气储罐给更新了 。
1985年 , 国家决定大规模裁军并削减军费 , 工厂遭到了致命的一刀 。 1986年 , 774厂的国防订货额大降70%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