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医晓护|如何防控和诊断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 )


2019-nCoV感染新生儿首诊及初步处理
产房及手术室新生儿管理
疑似及确诊孕产妇均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及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进行分娩 。 新生儿科医生应于分娩前提早30分钟到达产房或手术室 , 使其有充足时间了解孕产妇的病情、严格地执行全面防护措施及准备设备、器材 。
1.疑似2019-nCoV感染母亲分娩的新生儿
疑似母亲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初步检查 , 在必要的新生儿复苏后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隔离病室 , 若母亲连续(间隔1d以上)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 , 解除隔离;如母亲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 , 隔离观察/诊治14d以上 , 达此期限一般情况良好者可解除隔离 。
2.确诊2019-nCoV感染母亲分娩的新生儿
如患儿有重症临床表现应及时转至防控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治;确诊母亲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由新生儿科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和必要的新生儿复苏后转新生儿隔离观察病区 。 确诊新生儿在确保转运安全的前提下按有关程序尽快转至定点医院进行单独隔离治疗 。
3.关注要点
冠状病毒有可能引起严重围产儿不良结果 , 疑似/确诊母亲2019-nCoV感染进行系统筛查 , 娩出新生儿常规采集咽拭子、气道分泌物、血液和粪便等标本行2019-nCoV核酸检测;新生儿娩出后不必进行脐带挤压或脐带延迟结扎 , 应尽早夹闭和切断脐带 , 减少母婴垂直传播风险;隔离观察或治疗期间不推荐直接母乳喂养 , 直到排除或治愈2019-nCoV感染后才可行母乳喂养 。
居家隔离及发热门诊就诊新生儿管理
1.提倡建立现代信息通道 , 如电话、社交媒体、APP、视频等 , 与家长针对新生儿护理、喂养、感控等情况及时沟通 , 以便家长在医生指导下在线解决问题 , 减少新生儿暴露机会 。 MaXL等开发在线随访APP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随访 , 取得良好效果 。
2.预检分诊
所有门诊新生儿病人需经医院统一分诊 , 分流无流行病学史患儿 , 按照有/无发热分诊 , 指引至居家隔离门诊专区或无发热门诊专区就诊 , 限定陪同家长人数;预检分诊人员常规对就诊患儿家长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热及呼吸道感染症状 , 询问涉及人员包括家庭成员、照护者、探视者 , 并签署相关承诺文书 。
3.疑似2019-nCoV感染新生儿管理
首诊医师初步考虑为疑似患儿 , 立即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发热门诊隔离室或隔离留观区) , 请院内专家会诊 。 会诊结果马上上报科主任、医务部和院感科 , 疑似病例2h内(甲类传染病管理要求)网络直报 , 会诊后考虑疑似感染患儿 , 采集标本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及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会诊后不考虑疑似患儿 , 该患儿处理按照新生儿门急诊常规处理 。
2019-nCoV感染新生儿防控
2019-nCoV感染具有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 , R0评估值为2.2 , 必须早诊断 , 早隔离 ,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 降低传播风险 。 临床防控应把控三大环节: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 才能有效预防2019-nCoV在新生儿中传播流行 。
感染源的管理
分娩前14d和分娩后28d以内疑似或确诊患者及直接暴露2019-nCoV感染病史的接触者(包括家庭成员、照护者、医护人员、探视者) , 需保持与新生儿隔离 , 选择一位身体健康的家庭成员照顾孩子 , 密切观察孩子健康状况 , 每天早晚各测体温1次 , 并记录在册 。 若出现发热或反应及吃奶差、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到防控定点医院就诊 。
感染途径的管理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ACE2是2019-nCoV的受体 , ACE2在回肠、结肠吸收性肠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普遍表达 , 确诊患者马桶和水槽样本检测为阳性 , 粪便中病毒脱落是潜在的传播途径 。 严格限制出门活动 , 不亲吻孩子 , 不对新生儿呼气、喘气 , 与新生儿近距离接触者应主动戴口罩 , 阻断飞沫传播;勤洗手 , 保持卫生消毒 , 儿童奶瓶、玩具生活用品需要定期消毒 , 经常接触的物体 , 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 阻断接触传播;保持室内通风 , 定时应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 , 阻断气溶胶传播;新生儿产生的分泌物、排泄物等 , 应做好标记 , 严格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 否则很容易成为被忽视的重要传染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