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察|对谈 | 这个“都市寻虫”四人组,想要在大城市找小虫子( 二 )


私家地理:你们都有着?常丰富的野调经验 , 是什么让你们把眼光放在?都市之中呢?
大城小虫:世界太大了 , 我们几个人几辈子也调查不完 。 而城市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 虽然不如大森林里的物种多样性高 , 但是只要有些许小小的生存空间 , 比如一棵树 , 一从草 , 很多小型动物也能找到自己的家 。
而且 , 不要说森林里的物种 , 即使是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动物种类 , 也远没有调查清楚 。 从家门口入手 , 是最方便也是最优化的选择 。 更重要的是 , 目前没有人或者机构完成这件事 。 偌大的上海 , 除了脊椎动物外的其他动物多样性调查的数据 , 还是非常薄弱的 。
我们作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 , 在达成自己的一笔笔物种记录时 , 也想为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尽一份力 。 同时 , 城市里像昆虫这样的小动物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并产生兴趣和提出问题的 , 所以先调查清楚城市里的昆虫 , 对于促进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自然的兴趣大有益处 。
私家地理:?类在城市中的?活状况如何?
大城小虫: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有些虫生活的还不错 , 例如蚊子、蟑螂、蚂蚁、幽灵蛛、灰巴蜗牛、嗜粘液蛞蝓等这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虫 。 它们得益于城市的发展 , 在我们身边生活的很不错 , 甚至需要我们使用药剂进行控制 。 但也有非常多种类的虫子 , 因为各种原因正逐渐在减少 , 甚至在这个城市里濒临灭绝 。 这生态环境变糟的征兆 , 是值得所有人警惕的 。
私家地理:在普通?的认知? , ?类是?较讨厌的存在 , 在城市?活中尤其如此 , 你们想怎样扭转这样的观念呢?
大城小虫:人、其他动物包括昆虫、植物 , 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环 。 对虫的讨厌和恐惧其实是因为人在幼年时期对于自然接触的匮乏以及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虫的无知导致的 。
人的天性对万物好奇 , 更不排斥色彩斑斓、形式多样、会动的昆虫 , 所以我们往往能看到很多孩子很开心地玩虫 , 家长们却不敢触碰 。 相较于我们小时候 , 现在青年及青少年对于自然的认知要好得多 , 这可能得益于国家对于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视以及网络的普及 。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不会看到孩子接触昆虫就制止 , 父母也接受过较全面的教育 , 知道大部分昆虫无害 , 是孩子们接触自然的良好媒介 。 等这些孩子再为人父母 , 情况就会更好 。 科普工作效果就是通过一代代改善累积 , 最终通过多代的努力才可能实现扭转 。
私家地理:我们如何从我们?活的都市环境中发现的不常?的?类的踪迹呢?
大城小虫:多出去走 , 多出去看是最重要的 。 多去还没去过的地方 , 多在不常去的时间去 , 不同时间发生的昆虫会不同 。 多尝试不同的采集方法 。 说白了就是要不怕麻烦多尝试 。
此外 , 在生活中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并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 很多时候有趣的虫子不一定要在深山老林里才能找到 , 它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 此外 , 不断积累自身对这些小生命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 。 我们工作室未来工作的重心之一 , 就是希望能够打造多套能够帮助公众自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系列手册 。
自然观察|对谈 | 这个“都市寻虫”四人组,想要在大城市找小虫子
本文插图

在居民的院落外拍摄虫子
私家地理:你们?前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上海吗?上海的?类资源怎么样?有什么?较好的观察??的地?吗?
大城小虫:因为我们自身兴趣和科研需要 , 我们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国内的各个省份之某间到处采集 。 现阶段 , 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海 , 立足上海 , 面向全国 。
上海的虫类资源相较于全国其他省份肯定是较少的 , 但即使这样 , 本土物种资源的调查工作也可能是我们团队花上一辈子都没办法完全调查清楚的 。
上海的生境类型相对也比较单一 , 主要就是城市社区、绿地、有一定历史的公园、郊野公园、湿地以及低矮丘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