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品堂书院|王羲之行书是力度与风韵的完美结合,它具备了这六点( 四 )



中国一品堂书院|王羲之行书是力度与风韵的完美结合,它具备了这六点
本文插图

兰亭序

中国一品堂书院|王羲之行书是力度与风韵的完美结合,它具备了这六点
本文插图

兰亭序
五曰气势连贯 。 气势连贯俗称 “贯气”,王体行书贯气主要靠形接、线贯和势连 。 所谓 “形接”,就是字与字之间用牵丝相连 。 王体行书中多为二字相连 , 从未超过四字者 , 且连而复断 , 断而又连 , 连与断交互运用 。 诚如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所说:“晋人行草 , 不多引锋 , 前行则后必断 , 前断则后可引 , 一字数断者有之 。 后世狂草 , 浑身缠以丝牵 , 或连篇数字不绝者 , 谓之精练可耳 , 不成雅道也 。 ”所谓“线贯”,就是每行靠中间那条无形的中轴线相贯穿 。 一般来说 , 每个字的中心线如果恰恰与这一行的中轴线重合 , 则易于贯气 , 反之 , 则不易贯气 。 有人曾对历代著名行书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王铎等人的作品进行分析 , 发现中心线与中轴线重合得最好的是王羲之 。 笔者曾对王羲之的行书作品作过一番认真地研究 , 发现中心线与中轴线重合得最好的是《兰亭序》和 《快雪时晴帖》 。 所谓 “势连”就是靠笔势相连接 。 王体行书贯气用得最多的是势连 , 其势连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引带法 。 如 “何省”二字 , “何”字末笔出锋带于下 , “省”字首笔露承于上 , 二字靠锋芒遥相呼应;二是折搭法 。 如 “忧悬”二字 , “忧”字末笔收笔处反折起锋 , “悬”字首笔落笔处用搭锋相应 , 一折一搭 , 眉目传情;三是蓄势法 。 如 “安修”二字 , “安”字末笔回锋收笔 , 其势却隐向于下 , “修”字首笔逆锋起笔 , 其势暗向于上 , 二字虽蓄势于内 , 却是 “心有灵犀一点通” 。 所以姜夔在《续书谱》中说: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 , 有有锋 , 有无锋 , 有承接上文 , 有牵引下字 , 乍徐还疾 , 忽往复收 , 缓以效古 , 急以出奇 , 有锋以耀其精神 , 无锋以含其气味 , 横斜曲直 , 钩环盘纡 , 皆以势为主 。 ”六曰情字交融 。 对章法的基本要求是贯气 , 就是用无形的气把一个个散落的字贯穿起来;再高的要求是贯情 , 就是在作品中贯穿作者的真情实感 , 融汇作者的喜怒哀乐 , 也就是孙过庭所讲的“达其性情 , 形其哀乐”(《书谱》);最高的要求是传情 , 就是通过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去影响、感染别人 。 王羲之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 “写 《乐毅》则情多怫郁 , 书 《画赞》则意涉瑰奇” 。 而《丧乱帖》所传达的悲伤之情 , 《兰亭序》所表达的喜乐之情 , 仍能使后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感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