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云台|春秋实力派配角——楚成王( 五 )


城濮之战的简要过程如下:楚国发兵进攻宋国 , 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 , 晋军援宋 。 子玉率军急进 , 依托丘陵险阻扎营 , 两军对峙于城濮 。 晋文公兑现当年的承诺 , 主动率军退避三舍 , 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 , 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 , 子玉上钩了 。 晋军在城濮严阵以待楚军 。 子玉狂傲声称:"日必无晋矣 。 "当两军接触之时 , 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 , 首先冲击楚右翼的陈、蔡军 , 陈、蔡军惊骇逃散 , 楚右军溃败 。 楚子玉、子上见右军溃败 , 怒火中烧 , 加强对晋中军和上军的攻势 。 晋右翼上军狐毛设将、佐二面旗帜 , 令二旗后退 , 引诱楚军 。 晋下军栾枝所部也以车辆曳树枝奔驰而伪装后退 。 楚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退 , 令楚左军追击 , 所以对陈、蔡及右翼军溃败并未理会 。 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 , 侧翼暴露 , 晋先轸、郤溱率中军拦腰截击 , 狐毛、狐偃率上军夹攻楚左军 , 楚左军溃败 。 楚子玉见左、右军皆败 , 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 , 得以不败 。 子玉率残兵退出战场 , 晋军进占楚军营地 , 休整三日后 , 胜利班师 。

风雨云台|春秋实力派配角——楚成王
本文插图

城濮之战 , 晋国大胜 , 晋文公一战而霸 。 楚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惨败 , 北进锋芒受到挫折 , 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 。 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 , 楚成王称霸中原的梦想再次破碎 。
楚成王时代的楚国 , 是一个跛腿的强国 , 几代楚人疯狂的武力扩张成果丰硕 , 从而让楚国从上到下过于迷信武力 , 忽略了政治文明建设 。 即便楚成王后期有所醒悟 , 但是整个楚国的迷信武力的势头并没有被有效遏制 , 即便是君王也对此无能为力 。 如果你不信请看一段《春秋左传》原文:
楚子(楚成王)入居于申 , 使申叔去谷 , 使子玉去宋 , 曰:「无从晋师 。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 , 而果得晋国 。 险阻艰难 , 备尝之矣;民之情伪 , 尽知之矣 。 天假之年 , 而除其害 。 天之所置 , 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 。 ”又曰:“知难而退 。 ”又曰:“有德不可敌 。 ”此三志者 , 晋之谓矣 。 子玉使伯棼请战 , 曰:“非敢必有功也 , 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 ”王怒 , 少与之师 , 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
以上对话完整地说明了楚成王告诫子玉不要与晋国人正面硬刚 , 但是子玉迫于楚国人疯狂迷信武力的压力 , 为了平息乱七八糟的舆论 , 他也是不得不战 。
在我看来 , 称霸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 想成为霸主 , 军事实力强盛是必要的条件 , 不过只有强大的军力而缺乏文化底蕴则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霸主的 。 强盛的军力只能逼人臣服 , 但不能长久 。 当先进的文化与强盛的军力相结合时 , 则人人心向往之 。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楚成王争霸历程 。 楚成王面对声势极盛时的齐桓公时 , 他能屈能伸 , 在外交层面主动认怂 , 尊齐国为老大 , 从而避免了齐楚大战 。 但是在国家实质利益上丝毫不退让 , 其扩张方向由北转东 。 在极力避免与齐国的正面碰撞的同时 , 由发展了其在江淮地区的势力 。 这一波操作体现了他的隐忍与智慧 。
楚成王在面对实力不强的宋襄公时 , 他放长线钓大鱼 , 在鹿上之盟先尊宋襄公为盟主以骄其志 , 然后在孟地会盟时当众羞辱宋襄公 , 让其沦为阶下囚 , 然后又在泓水之战大败宋军 。 这一次他很好地展示了楚国的实力但也暴露了楚国的野蛮 。 楚成王所羞辱的不仅仅是宋襄公 , 更是对周礼 , 对中原文化的嗤之以鼻 。 所以此时的楚成王虽有霸主之实力 , 但距离霸主之位仍差一步 。
最后 , 他用完美的礼节接待重耳 , 在城濮之战前告诫子玉不要主动招惹晋国军队 。 这表明了他的反思能力 , 面对中原文化 , 面对周礼已经张开了怀抱 。 可惜这一动作来得太晚 , 整个楚国还未来得及中原化时就在城濮之战中惨败了 。 已经军国主义化的楚国 , 最终葬送了楚成王的霸主之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