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念好“产业经” 奏响“富民曲”——广西“造血式”产业扶贫之路( 二 )


发展产业 , 桂平市全面发力 。 2016年以来 , 该市在贫困村地区培育和建立405个各类种植示范基地、示范点 , 覆盖151个贫困村 , 基本实现贫困村"一村一基地"目标 。 这些基地通过"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 , 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市价收购 , 免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
产业兴 , 带来万家富 。 桂平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 , 培育出92家种植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 形成了万亩西山茶、万亩稻虾养殖基地等"七个万"特色产业群 , 带动1.1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
油茶树为脱贫"加油"
在河池市东兰县泗孟乡弄平村 , 油茶、花椒等种满整个山区 。 "过去群众主要种玉米为生 , 勉强能自给自足 。 我们通过奖补引导发展经济产业 ,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 "泗孟乡弄平村驻村第一书记覃肄说 。
这些年 , 东兰镇拉岜村贫困户韦美定尝到了种油茶的"甜头" , 今年又增种10余亩 。 "油茶已成为我们村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 各家各户都抢着种 。 "韦美定高兴地说 。
为鼓励群众发展产业 , 东兰县出台多项以奖代补惠民政策 , 特别是对在疫情防控期间发展的产业 , 简化办理流程 , 降低奖补门槛 , 增加50%奖补额度 。 目前 , 全县已种植油茶近30万亩 , 基本实现"人均一亩油茶"的产业格局 。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 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更注重授之以'渔' , 通过科技种养输之以'血' , 积极由'输血式'生活救济型扶贫向'造血式'生产开发型扶贫转变 , 构建'一户一项目、一村一品种、一乡一特色、一县一品牌'的产业格局 , 让更多贫困群众富起来、富长久 。 "东兰县县长徐迪克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全县已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162万元 , 惠及贫困户3.4万多户 。 5月9日 , 东兰和广西20个县一道退出贫困县序列 , 向全面小康再迈出坚实一步 。
(本报采访人员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谭舒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