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古代的画师怎么画壁画( 二 )


中国传统的色晕法 , 方法简单 , 与印度凹凸相反 , 只在面部两颊及上眼睑渲染一团红色 , 既表现红润色泽 , 又有一定的立体感 。 这种方法起自战国 , 西汉已很成熟 。
北魏末年到西魏中原晕染方法传入 , 西域晕染方法逐渐简化、异化 。 到北周时 , 在中原晕染法影响下 , 演变为额头一笔 , 上眼眶一笔 , 下颌骨到腮部一笔 , 两颊各涂一圆团 , 净白色肤色人物面部两颊各染一团“胭脂” , 用笔不经意时 , 有的染成像“桃”形 , 有的像个大“逗号” 。 有的也模仿西域晕染法 , 在额头、下巴处抹一笔 , 但有的完全素面不晕染 。
古代画家对于佛教绘画不但要求形象上有主客之分 , 在颜色上也要分别主次 。 敦煌壁画中是大量使用赭色系列颜料 , 其中深褐色起到壁画色彩的骨架作用 , 较浅的赭石、土红等起到中间色的作用 。 早期壁画使用的颜色有土红、朱砂、铅丹(丹红、朱丹)、赭石、石青、石绿、铅白、白(白垩、高岭土、石膏)、黑、黄等矿物色 , 另用一些植物色做辅色 。
唐代壁画大部分是用石绿、赭石、褐色、黄色、白色(蛤粉)、朱砂及少量石青等组成 , 形成一种比较和谐的暖色调 , 也形成了敦煌唐代壁画色彩的艺术风格和样式 。 这是当时中原地区审美取向的影响 , 也是颜料的限制 。 当时蓝色矿石来自现在的阿富法汗 , 称“回青”或“群青” , 由于价格很高 , 所以只能很珍贵地用于佛头 , 故称“佛头青” 。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唐代壁画上的蓝色颜料基本上都是国产的蓝铜矿所制 , 称“石青” , 其色相偏灰蓝色 。 这种灰蓝色在壁画上不会对暖色系列形成强烈对比 , 进而形成唐代壁画和谐的色彩效果 。
颜色全部填上 , 还要做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描线成形 。 从起稿到涂染颜色 , 人物大体形象已经具备 , 但还没有完全定型 , 最后用墨线沿着人物面部晕染过的部位勾描出脸庞轮廓、五官及四肢、手足指节、衣裙 , 这样才算完成了人物的整体造型 , 接着再用浓墨线重描一次眉毛、上眼皮、点眼仁、合嘴线 , 人物神韵顿时显现 。 有的定型线特别是在眉、眼、嘴部加描浓墨线条 , 其实就是“提神线” 。 这一道工序完成之后 , 壁画的绘制工作也就全部完成了 。
来源:梅洛的听雨轩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