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拉古之惑|柳如是| 电影、影评、肖像、丹青、传记及小说( 四 )


在影片的最后 , 经历了家国的创痛 , 经过了岁月无情的吞噬 , 钱谦益和柳如是这对才子佳人 , 变成了十足的柴米夫妻 。 影片似乎告诉我们 , 时间会治愈一切创痛 , 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
显然 , 导演“仁慈”的砍去了柳如是现实人生中最后被逼上吊自杀的悲剧命运 , 选择了以钱谦益80岁生日作结 。 在这一天 , 中年的柳如是以家门前一棵多年不结果的老相思树所结下的唯一一颗红豆 , 作为生日礼物送给钱谦益 , 谢绝了老友黄宗羲在内所有客人的祝贺 , 两人在菜圃前的相思树下一起安静地感受时间的穿梭 。 柳如是一人踱到红豆树下唏嘘感慨 , 回过头来发现钱谦益不见了 , 柳如是四处寻找 , 这时候 , 影片戛然而止 , 镜头转到了卸去了演出服的演员在柳如是纪念馆寻觅的眼神 。 把观众的情绪拉回现实 , 让人感觉这犹如一场梦 。 梦醒了 , 一切如旧 。
三、电影《柳如是》的“三感”
概而言之 , 电影《柳如是》的成功之处 , 在于突破众多柳如是题材的拘囿 , 摆脱才子佳人的俗套 , 也摆脱明清之际士大夫气节之争的纠葛 , 而是从日常世俗生活的庸常中发现人的真心真情 , 反映出人之纲常 。 因此 , 它拍出了这一题材的“三感”:时代感、人生感和美感 。
电影对《柳如是》的时代感的突显 , 可谓是电影一开头的独白就奠定了基调:
作为一个女人我生错了时代 , 但恰恰我又生对了时代 。 应该说我人生的起点 , 就在这个叫做归家院的地方 。
不过 , 和以往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不太一样 。 电影《柳如是》强调的“时代感” , 是紧密地和一个青楼女子的身世命运感慨交织在一起的 。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 , 就是“要更多地通过剧情本身的进程使这些动机生动地、积极地、也就是说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③ 。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 一段具体的人生命运坎坷与一场无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 就这样在语调凄然哀婉的独白诉说中自然地表达出来 。 我想 , 中国当代电影能发展到这个阶段 , 不能不说是历史性的艺术进步 。
当然 , 对时代感的强调和灌注 , 不仅仅体现在电影开头的处理 。 整部电影对明清世变的理解 , 处处都表明电影创作者对那段历史的高屋建瓴的识见和洞察 。 攻城者杀人 , 守城者同样也是杀人 。 在老百姓的角度上 , 张爱玲所说的斯世“岁月安稳”的奢望 , 才是幸福的本质 。 权力的角逐 , 不是他们内心想介入和参与的 。 站在钱谦益等士人官宦的立场上 , 才会有出处进退、江湖庙堂的忧患 。
然而 , 大时代和小时代 , 大传统与小传统 , 总是纠结在一起的 。 才情韬略满腹的钱谦益无法自外于此 , 心性高远而命运多劫的柳如是则更无法自安 。 钱谦益的“气节”在文脉承续的高度上 , 自然可以有其超迈流俗的坚持;柳如是的青楼从良 , 固然也可以在民族大义的坚守上得到别具一格的平衡 。 可是 , 大传统的一如既往的强势和坚固 , 小传统内里的歧解多端 , 却也方便了不少后人的自我安顿 。 如果说钱谦益的“失节”尚有晚年的“反清复明”的义举可以将功补过 , 那么周作人的“失节”、胡兰成的“失节” , 想必是再多的才情和文字 , 也是无法藻饰是非的 。 就此而言 , 时代感究竟是大时代的是非 , 具体细微的个体人生 , 无论是顺之者昌还是逆之者亡 , 总归苍凉 。
因此 , 人生感的渲染和介入 , 就是电影《柳如是》的另一个重要工作 。 青楼女士的烟花生涯 , 其苦痛、琐屑和卑微 , 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 即便有梁红玉、柳如是和潘玉良此等的惊艳 , 终归难逃“艳”的路数 。 古往今来 , 尽管都知道青楼女子的命运多出于不得已的苦难 , 但仍多视为玩物、尤物 , 在“人”的意义上 , 她们多是被湮灭的一群 。 既然历史滔滔中的青楼女子大多没有争得“人”的资格 , 那就更不用说有“人生感”了 。 即便是陈寅恪和刘斯奋笔下的柳如是 , 也更多成了知识分子心目中对历史思考的代言角色 , 而对其人的意义上的女性命运和思想独立着墨不多 。 换言之 , 长期以来即便有许多的青楼女性悲歌 , 青楼女子本身那也不过是做了“他人的酒杯”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