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解读“融·合:从春秋到秦汉”特展( 二 )
亮相特展的“王子午”鼎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楚国风格的铜鼎 。 从器内壁及底部的14行84字鸟篆铭文看 , 此鼎为王子午自铸 , 以祭先祖 , 以行盟祀 , 以勉后人 。 鼎侈口 , 束腰 , 平底 , 兽首蹄足 , 器表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鳞纹 , 器身的6条龙形怪兽为失蜡法铸成 , 昂首卷尾 , 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 其鸟篆铭文书体纤秀俊美 , 有明确的人名和纪年 , 是研究楚文化的宝贵资料 , 其精美合度的造型、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 , 不仅体现了主人显赫的地位 , 也昭示着楚国饮马黄河的雄浑气魄 。
长40厘米、高24厘米的错银铜双翼神兽 , 神态飘逸 , 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 在展厅中十分引人注意 。 神兽通体错银 , 身躯为卷云纹 , 背部为对称鸟纹 , 兽翼为长羽纹;神兽曲颈昂首 , 两肋生翼 , 臀部隆起 , 四肢弓曲 , 神兽底部所铸13字铭文:“十四祀 , 左使库 , 啬夫孙固 , 工隰 , 冢” , 明确了制作时间、工匠及监造官吏 , 也表明其属中山国的身份 。 中山国位于燕、赵两国之间 , 是十二诸侯强国中唯一由游牧民族——鲜虞族建立起来的国家 , 牧业与农业并重 , 手工业尤其发达 。 其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制品在数量、造型和工艺上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 其出土青铜器具有北方民族造型风格 , 错金银工艺十分精湛 。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 , 展览以“春秋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 , 关注交流与融合 , 展示古代中国齐楚、秦晋、燕赵、吴越、巴蜀、北方草原等多元并包的文化基因 , 展现了思想激荡、群雄并起到华夏一统的历史进程中 , 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多元包容、和谐共生的精神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 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 并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取动力 , 或许是对“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题的最好诠释 。
推荐阅读
- 人民日报客户端|惩罚业绩不达标员工生吃蚯蚓,企业负责人被拘留5天
- 人民日报钟声:制裁成瘾 霸道成性
- 政策优化|划重点!北京小客车摇号政策优化调整解读
- 体罚吐血闹剧,无需过度解读
- 解读川普有关中国问题讲话
- 人民日报钟声:退出世卫 害人害己
-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走向文明社会
- PMI|国家统计局解读2020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产出指数|国家统计局解读2020年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 辽东春秋|广州教师涉嫌体罚学生致其吐血,女星程莉莎自曝儿子也曾被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