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闻奏事的言官

中国历史上的言官大致分为两类 , 一类是谏官 , 一类是监官 。 谏官谏事 , 监官监人 。 谏官的起源比监官要早 , 相传舜帝时已有“纳言”一职 。 《尚书·孔氏传》说:“纳言 , 喉舌之官 , 听下言纳于上 , 受上言宣于下 。 ”春秋战国时齐国等国直接以“谏”命官 , 称为谏官 。 秦初置谏议大夫 , 《通典》卷二十一说:“谏议大夫 , 秦置 , 掌论议 。 ”起初谏官这内官 , 其性质是君主的私人幕僚 , 给君主提供政见或者纠正君主错误的决策的 。 古代官史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 比如三省一开始也是内府 , 后来才成为独立的政府立机构 。 谏官也是如此 , 随着三省独立于皇室 , 谏官也归于中书省或者门下省 , 成为正式的政府官员 。 到了宋代专设谏院与三省并立 , 历史上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 比如欧阳修 , 司马光 , 包拯都担任过谏官 。 范仲淹写“宁鸣而死 , 不默而生”八字 , 就是其谏官生涯的真实写照 。 宋神宗时废除谏院 , 谏官又重归于中书 , 门下两省 。 明代废三省制 , 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行谏官之职 。监官又称御史 , 它是由先秦的史官发展而来的 。 秦置御史大夫 , 职位仅次于丞相 , 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 御史独立比谏官要早 , 其机构两汉称之为御史府 , 南北朝到宋称之为御史台 , 又称乌台 , 因其门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 , 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 御史台即是监察机构也是司法机构 , 苏东坡就曾被关进御史台的大牢里差点死去 。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 明代的言官也最为威风 , 万历帝曾曰:“我畏御史 。 ”明代几乎无一内阁首辅没有受到过言官的弹劾和抨击 , 其中大部分首辅都是在言官的舆论攻势中倒下政坛或离开要职的 。言官可风闻秦事 。 在今天许多人还在讨论传播谣言是否违法的时候 , 在中国的古代言官们就在用谣言问责行政的官员了 。 道理很简单 , 不管是今天的屁民还是古时的言官 , 他们都没有调查事实的能力 , 而对于行政官员的监督可有不可无 , 可严不可松 , 因为不受监督或者监督不严格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 , 这是人性 。有网见民主国家的官员接受议员质询时畏畏缩缩的样子 , 感叹道“当官真是不容易啊” , 其实中国的古代也是如此 , 有时竟然造成了言官和政府双方水火不容 , 王安石变法失败就有关于此 。 但当言官和皇帝起冲突时 , 多数官员又站在言官一边 , 明朝这样例子就很突出 , 言官敢于触怒天子 , 不惜接受延杖的惩罚 ,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屁股被打得越多 , 就越会得到文官体系的支持 , 官路就越畅顺 , 未来就越美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