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加杠杆需更谨慎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 提出了总额3.76万亿的中央财政赤字 , 再加上1万亿特别国债和3.75万亿的地方债 , 总支出规模超过8万亿 。 这样的刺激力度将对经济恢复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财政支出增量全部转移支付给地方 , 地方政府如何用好这笔钱?观察者网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 。 】通缩已经发生了 , 财政政策空间很大观察者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置GDP增速目标 , 但是提到了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 , 再根据不低于3.6%的赤字率可以算出 , 今年名义GDP的增速预期不会超过5.4% , 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增速也就是3%左右 。 这个算法合适吗?您对今年GDP的预估大概是多少呢?姚洋:我觉得这种算法意义不大 , 现在详细的政府预算还没有公开 , 没办法具体计算 。 但得今年确实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一年 , GDP实际增长率大概就是0~3% 。我们可以简单估算一下 , 一季度疫情挖了个大坑 , GDP增速是-6.8% , 对全年的贡献也就是-1.7% 。 二季度也有可能是零增长 。 所以如果要保证全年3%的增长 , 那么下半年要贡献4.7个百分点 , 意味着下半年的增长要达到9.4% 。 这是非常困难的 。观察者网:在GDP增长困难的情况下 , 有人担心中国正面临滞涨的危险 , 不应该推出太大的刺激政策 。 但也有观点认为 , 扣除猪肉等因素之后 , 中国实际面临的是通缩 。 您怎么看待今年的通胀?姚洋:说滞涨是没有道理的 , 扣除猪肉、能源的因素 , 过去这一年已经是通缩 , 而且现在猪肉价格、能源价格还在往下走 。 所以现在还不需要担心通胀 , 如果有通胀 , 大家都高兴死了 。 如果能有3~5%的通胀 , 说明经济在快速恢复了 。 任何一个国家在衰退的时候 , 都巴不得有通胀 。现在要担心的是 , 通缩已经发生了 , PPI已经是负的 , CPI还是正值 。 但是如果能源价格也算进去 , CPI会下降不少 , 猪肉价格也肯定会降 。 所以今年CPI能保住正值就不错了 。所以中国财政政策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 这次报告提出的中央债和地方债加起来有8万亿 , 是一个很大的量 。
全国猪肉批发均价自2月19日触及50.08元/公斤的阶段高点后 , 已连续3个月维持降势 。 (图:新华社)我最大的担心 , 是地方政府再加杠杆观察者网:李克强总理强调 , 今年中央财政支出的2万亿增量要全部转给地方 , 地方债也新增了1.6万亿 。 这是不是意味着 , 今年并没有中央层面的大规模投资 , 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地方?姚洋:如果仔细读李克强总理的报告 , 其实中央新增的2万亿资金 , 首要任务还是保就业、保民生、保经济主体 , 最后才是投资 。 这2万亿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保障作用 , 不是让你去搞投资刺激的 。 当然社会保障也是总支出的一部分 , 也是可以拉动经济的 。 所以我觉得中央这一次还是比较谨慎 , 中央层面不会大规模刺激 , 只有6000亿拿来做投资 , 是比较少的 , 主要还是保障民生 。观察者网:但是资金全部转移支付给地方之后 , 地方政府会不会重新走上靠投资来拉动经济的老路 , 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等领域?姚洋: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去年地方专项债规模是2.15万亿 , 今年增加1.6万亿 , 总额接近4万亿 。 虽然是专项债 , 有一部分是指定用途的 , 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投向基建 。 地方政府拿到这么多的钱 , 肯定就会甩开膀子去干 。而且我最大的担心 , 倒不是怕他们拿这笔钱去投资 , 更多的是他们再用国债去撬动市场上更多的钱 。 2008年的4万亿、2016年的经济刺激 , 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 地方政府拿到的钱 , 其实还是不够用 , 前段时间各地披露的基建投资计划 , 13个省加起来就达到了30万亿 , 可是专项债只有不到4万亿 , 远远不够 , 怎么办?他们就会到市场上去筹 。这又会造成新一轮的加杠杆 , 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背上庞大的商业性债务 , 另一方面 , 一些企业也会被拖累 。 地方政府把工程外包给他们 , 承诺说我们有钱 , 但是暂时拿不出 , 都是企业先垫付 , 时间一长很多企业就被拖垮了 。 我们A股市场上有些企业就是这样倒掉的 , 环保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了 。 16年那一波刺激之后 , 到17年底暴露出了问题 , 就开始收紧融资政策 , 18年一刀切下去 , 受害的都是那些给政府做工程的企业 。如果还是回到这种boom-bust(繁荣-萧条)周期 , 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中央既想让地方政府刺激 , 想让他干活 , 又不想让他发太多的债 。 地方政府也想干活 , 可是钱又不够 , 就只好到市场上去筹措 , 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 每次到了经济下行的时候 , 又得走回老路去 , 新的刺激一来 , 去杠杆的事就被完全抛在脑后了 , 好像根本没发生过 。更好的办法是 , 你如果想刺激 , 就把政府债发足了 , 无论是地方性政府债还是中央国债 。 然后告诉地方政府 , 有多少钱干多少活 , 发8万亿债务就干8万亿的活 , 把地方政府去市场上融资的后门彻底关掉 。你做基础设施投资没有问题 , 但是目前的借债方式有问题 。 地方政府去借一大堆商业性债务 , 是永远还不掉的 。 比如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发的城投债 , 利率是7%-8% , 可是国债的利率才3% 。 商业性债务是不划算的 , 而且会扰乱整个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上的钱全流到政府项目上去了 。观察者网:现在中国的赤字率是3.6% , 相比于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来说是很低的水平了 。 是不是可以把赤字率进一步提高 , 来满足地方上花钱的需求?多大的债务规模是合理的?姚洋:如果地方政府还是用现在的思路去投资基础设施 , 钱是永远不够的 。 比如说北京经常在修马路 , 修人行道 , 过一段时间就重铺一遍 。 这样你给他多少钱 , 他都是能花光的 。关键的问题是 , 我们地方政府花钱是没有纪律的 。 要想约束他们 , 就要发挥地方人大的作用 。 对政府的预算 , 地方人大不能只是每年开会时简单看一眼 。 而且人大审议的预算还是不完整的 , 地方政府去融资平台借的钱 , 不属于公共财政 , 属于国有企业行为 , 根本就不给人大审议 , 但实际上这些债务也是地方政府负担的 , 最后还是要地方政府还 。这件事情必须严肃起来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必须纳入人代会的管辖 , 让地方政府对地方人大负责 。 我相信 , 把这些负债摆在我们的人大代表面前 , 人大代表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 。 而且我们应该大大加强地方人大的力量 , 地方人大要有专门的委员会 , 来审核政府预算 。 委员会每年都要给人大提交一份报告 , 对政府的投资项目给出独立意见 , 然后让人大全体代表来审议 。 必须得做到这一步 , 才能打破恶性循环 。
推荐阅读
- 中国的土地财政,又可发土地财了
- 未来几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可能加快
- 为了中国 澳联邦和地方政府打起来了
- 必须警惕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为目的的城镇化行为。
- 澳联邦和地方政府打起"口水战"
- 马拉松不是刚需,它是比刚需更重要的信心与希望
- 曹远征:比赤字货币化更需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债务
- 马保国被KO叫好声不断 传统武术要正名需更多实战
- 反转!使用5G或需更换SIM卡 否则不能享受新体验
- 反转!中国电信:使用5G网络或需更换SIM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