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语石歌|香菱学诗:为何举的尽是王维的落日诗,你能猜着所隐深意吗?
本文插图
香菱学诗
笔者如果说:“香菱学诗”能打一个“字谜” , 谜底就是一个“明”字 , 朋友们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 。 可本人只要举出“曹公”笔下黛玉向香菱提及的用红笔圈起的王维诗句 , 即可读出其中的弦外之音——此段写在《红楼梦》第四十七回 , 是香菱遵黛玉所嘱看完《王摩诘全集》来找她送书时的一段描写: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 , 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 ,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 , 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 , 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 , 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 , 难为他怎么想来!
【木语石歌|香菱学诗:为何举的尽是王维的落日诗,你能猜着所隐深意吗?】
本文插图
落日余晖
大家知道:此三句分别出自王维的《塞上》、《送邢桂州》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三首 。 可你读后是否发现此三句写的均是夕阳西下之景 , 且三句中均有“落日”二字出现?而接下来黛玉为香菱布置的作业是写一首咏月诗——这样一来 , 笔者以为:即可从弦外之音读出“落日为月”之意 , 隐的恰是一个“明”字 。
因为大家知道:带脂批的八十回原稿有正、反两读的功用 , 即:正读是一部言情小说;反读则是一部反映明末清初至清朝康、雍时期长幅画卷的“野史” , 这段时期也正是明遗民经历了亡国之痛 , 不得不接受外族统治严酷现实的特殊时期 , 特别是经过“明史案”文字狱高压政策的血腥洗礼之后 , 喜欢舞文弄墨的他们下笔时总是颤颤惊惊、如履薄冰 , 小心翼翼地演绎出一些约定俗成的谐音、暗语 , 用汉字拆合的方式表情达意 , 比如用“朱”、“红”、“赤”等来隐喻大明皇帝的国姓 , 将“日”、“月”二字反复拆合以隐喻明朝等 。 比如著名文人钱谦益在《后秋兴》一诗中就有: “望断关河非汉帜 , 吹残日月是胡茄”句 , 这里的“日月”合起来即一“明”字 , “ 胡茄”即指满清统治者;又如陈子龙在其《九日登一览楼》中有: “双飞日月驱神骏 , 半缺河山待女娲” , 亦是同意;而《红楼梦》中更是有多处这样的写法 。 比如第三回中的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 , 堂前黼黻焕烟霞”;第十八回贾惜春的“园修日月光辉里 , 景夺文章造化功” 。 第四十回贾母携刘姥姥行《牙牌令》时史湘云的“双悬日月照乾坤”等 。 而贾宝玉更是与一“红”字脱不开干系 , 如他的前世是“赤霞宫神瑛侍者”;到人间住的是“怡红院” ,有“爱红”、“吃红”的痴病等 , 无不指向明朝的国姓......这样看来:笔者关于香菱学诗中“落日(或日落)”为“月” , 隐一“明”字的说法 , 是否有一定道理呢?
本文插图
月亮
推荐阅读
- 青埂峰下的鬼话|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林黛玉是一位好老师吗?
- 唐诗宋词古诗词|红楼梦:从香菱学诗看宝钗和黛玉
- 萧梦原创 红楼梦里,曹雪芹安排一个薄命的小丫头陷害香菱的用意是什么?
- 『小品红楼』香菱:学诗是得陇望蜀,名字任人更改然而我本也是千金小姐啊
- 台媒曝罗志祥极限运动约20多个网红,不知道陈香菱的还原现场有几分可信度
- 花语红楼:香菱作为薛蟠小妾,为何没弄出孩子?薛蟠早掏空了她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