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三 )


本文插图

王阳明故居夜景
心中有良知 , 行为有担当
尽管王阳明被认为是气节、文章、功业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 但黄宗羲和后来的“王学”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忽略王阳明学术过程中功业和气节的作用 。 或许在他们看来 , 王阳明的功业谁也否认不了 , 王阳明的气节有目共睹 , 但王阳明的学术却曾经被视为“异端”“邪说” 。 更重要的是 , 研究者多为“文人” 。 所以 , 尽管中国古代“圣贤”的标准 , 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体 , 但在王阳明的“文人”研究者那里 , 主要关注的只是学术、是“立言” , 看重的是他从祀孔庙的荣耀 。 在研究中并未将其气节、功业与学术融为一体 , 对于王阳明的定位 , 也就仅仅成了“思想家” 。
这种导向的结果 , 是后人更多地关注王阳明的“心”而忽略“物”、关注王阳明的“知”而忽略“行” , 并进而视其为“唯心”且“主观” 。 但是 , 王阳明的学术从来就是和功业相互激发的 , 而学术和功业的终极动力 , 是气节 , 是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 , 三者相辅相成 , 不可或缺 。 在王阳明的身上 , 他的学术即“心学” , 是为立言;他的功业即实践 , 是为立功;他的气节即担当 , 恰恰是立德 。 这才是王阳明的真“三不朽” 。
当王阳明“懵懵懂懂”向往“学为圣贤”的时候 , 根本不知道“圣贤”为何物 , 但少年时代埋下的种子、少年时代萌发的志向 , 其实是一种为国家、为社会效力的担当 , 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气节” 。 所以 , 他在15岁时便有出居庸关考察“虏情”的行为 , 有向皇帝上书陈述对于边关防务意见的动机;在刑部主事任上 , 敢于革除监狱积弊、敢于处死背景深厚的罪犯;在兵部主事的任上 , 敢于直斥时弊 , 虽然因此得罪权贵 , 受廷杖、下诏狱 , 贬谪龙场 , 但初心不改 。 虽然此时王阳明尚未提出“知行合一” , 但事事都在“知行合一” 。
为南赣巡抚 , 一年之内平息数十年之“积寇” , 王阳明的功业开始走向鼎盛;接着 , 在四十天内平定蓄谋已久的“叛藩” , 成为明朝第三位以军功封伯爵的文臣 , 王阳明一生功业达到鼎盛 。 正是这个时候 , 王阳明的学术影响也开始走向巅峰 。 试想 , 如果王阳明和之前历任巡抚一样 , 对流民束手无策 , 如果无法平定宁王之乱 , 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良知” , 心安理得地讲“知行合一”吗?没有功业 , 不影响薛瑄、胡居仁、陈献章入孔庙 , 但没有功业 , 却不可能“倒逼”庙堂承认王阳明的学术 。 在王阳明那里 , 没有不落在功业上的学术 , 也没有离开学术的功业 , 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 。
在南赣平息流民之乱的过程中 , 王阳明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良知”二字呼之欲出 。 平定宁王叛乱之后 , 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流言蜚语 , 应对当权者的各种刁难和猜疑 , 是王阳明一生所遭遇的最大难题 。 直到此时 , “良知”二字才终于被揭示出来 , 所以他特别强调:“某于良知之说 , 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 非是容易见得到此 。 ”在王阳明看来 , “良知”二字乃是自己一生学术的精义和真谛 ,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 , 它既在每个人的心中 , “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 , 更是在“百死千难”的磨砺中才得以悟出 。
王阳明在“百死千难”中悟出内心深藏的“良知” , 是学术和功业的相互激发 , 而终极动力 , 则来自“气节” , 来自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 。 当宁王起兵时 , 许多官员在观望 , 唯独王阳明公开宣称“宁王谋反” , 并起兵平叛 。
古人“三不朽” , 首列“立德” , 是有道理的 。 何谓“立德”?孟子说“舍生而取义” ,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 。 王阳明用自己的行为给世人做出了示范: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 这才是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