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二 )



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本文插图

王阳明故居瑞云楼门头
【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入道 , 揭道 , 传道
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体悟和阐释 , 有一个认识上的演进过程 , 这个过程与他自己所说的“学为圣贤”或“求圣”的过程是同步的 。 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序》中说自己的学术经过“三变”:“早岁业举 , 溺志词章” , 后来感觉是在浪费青春;于是“稍知从事正学” , 研读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学著作 , 却感到众说纷纭、“茫无可入”;不得已转而“求诸老释” , 顿觉惊喜 , “以为圣人之学在此” , 但将其与孔孟之说、日用之道相印证 , 又产生抵牾 。 迷茫之中 , 贬官龙场 , 反复思考 , 体悟日深:“证诸五经四子 , 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 然后叹圣人之道 , 坦如大路 。 ”所谓的“龙场悟道” , 就此发生:“圣人之道 , 吾性自足 。 ”
这段回顾 , 使人们认为经过“三变”之后的“龙场悟道” , 王阳明已经悟出了“圣人之道” 。 但是 , 令王阳明惊喜的并不是悟出了“圣人之道”的结果 , 而是悟出了通向“圣人之道”的“大路”、找到了打开通向“圣人之道”大门的钥匙 。 所以黄宗羲认为 , “龙场悟道”对于王阳明的“求圣”来说 , 是“始得其门” 。
黄宗羲可谓真知阳明者 , 他认为王阳明的学术经历 , 并非王阳明自己所说的一个“三变” , 而是有两个“三变” , “龙场悟道”则是两个“三变”之间的关节点 。 只有把这两个“三变”一并考察 , 才能理清其“求圣”的全过程 。
黄宗羲说的第一个“三变” , 如王阳明之所述 , 这是一个“悟得其门”的过程 。 王阳明从朦朦胧胧地向往着“学为圣贤” , 到“得其门”“入其道” , 其间经历了整整二十年 。
黄宗羲认为 , 在“龙场悟道”而“得其门”后 , 王阳明的学术开始了第二个“三变”:一是“尽去枝叶、一意本原” , 开始专注从“吾性”“吾心”中追求“圣人之道” , 而不是向“心外”去追求 , 于是有了“知行合一”的感悟 , 认为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 二是到“江右以后” , 悟出“圣人之道”原本就是早为先贤揭示却被后人泯灭的“良知”二字 , 这样 , 就为“知行合一”注入了灵魂 。 三是提出“良知”之后 , 宣称人人心中有良知 , 人们只要把各自的良知发掘出来并且落实在行为上 , 即“致良知” , 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 从“龙场悟道” , 到病逝于江西大庾 , 这第二个“三变” , 也经历了二十年 。
前后两个“三变” , 构成了王阳明“求圣”之道的三部曲:第一 , 从立志“学为圣贤” , 到体悟“圣人之道 , 吾性自足” , 寻求到“入圣”的门径 。 但何为圣人之“道” , 却只是有所悟 , 而无法用文字、语言概括出来 。 第二 , 从“龙场悟道” , 到在江西揭“良知” , 揭示出“圣人之道”的精义 , 这也是王阳明学术即“心学”的核心和真谛 。 第三 , 从揭“良知”开始 , 到在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地 , 在绍兴等处 , 倡导“致良知” , 倡导“与民不亲而亲” , 倡导与“愚夫愚妇”同好恶 , 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 。 这个“三部曲” , 既是王阳明通向“道”、揭示“道”、传播“道” , 即入道、揭道、传道的过程 , 也是“知行合一”从提出到注入“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 。
伟大的思想只有灌输到大众之中 , 成为大众的自觉行为 , 才是它真正价值所在 。 在中国历史上 , 几乎所有的思想家 , 从孔子到孟子 , 从二程到朱熹、从陆九渊到王阳明 , 首先都是社会活动家 , 他们的学术 , 他们的言论和主张 , 都是为着解决问题 , 为医治弊病而开具的药方 。

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