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王阳明被称为有明一代气节、文章、功业第一人 。 王阳明所处的时代 , 新旧交替 , 思想纷争 , 他本人亦饱受其苦 , 平生历经“百死千难” 。 然而 , 他愈挫愈勇 , 高扬良知 , 挺立主体 , 以期收拾人心 , 重整道德 , 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心灵净化运动 , 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 时至今日 , 他的“知行合一”论和强调人的主体性等思想主张仍不过时 , 其所昭示的人格力量和文化定力具有唤醒人文精神和点燃理想之光的积极意义 。

大道知行|王阳明: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本文插图

王阳明故居
知行合一 , 心物一体
王阳明被称为有明一代气节、文章、功业第一人 , 被认为是真“三不朽” 。 但是 , 和许多成功人物一样 , 王阳明也一直毁誉参半 。 时人斥其“事不师古、言不称师 , 专以立异为高” , 但不能不承认其事功的卓著;后人言其承朱学之式微鼓吹心学 , 为统治者另谋思想出路 , 却不能不承认王学的积极因素 。 万历十二年王阳明获准入祀孔庙 , 在同时入祀的三人中(另外二人为胡居仁、陈献章) , 王阳明虽然影响最大、功绩卓著 , 却争议最大 。 而在整个清朝 , 王阳明及其学说更是受到全面的压制 。 从上个世纪开始 , 我们也曾经给王阳明及其学说贴上一个标签:“主观唯心” 。
有一个人们十分熟悉的用以说明王阳明“主观唯心”的例证 。 王阳明在浙江绍兴期间 , 与学生游南镇 , 有学生指着破岩而出的满树鲜花问道:“(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 如此花树 , 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 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 ,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 你来看此花时 ,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如果只是以此为例 , 又不明其“机锋”所指 , 自然可以视为不顾客观事实的“唯心” 。
但还有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说花故事 , 事情发生在江西赣州或南昌 。 王阳明和弟子薛侃等在花圃除草 , 薛侃感慨:“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王阳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未培未去耳 。 ”他随即借物说事:“此等看善恶 , 皆从躯壳起念 , 便会错 。 ”见薛侃不理解 , 王阳明继续解释:“天地生意 , 花草一般 , 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 , 则以花为善 , 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 , 复以草为善矣 。 此等善恶 , 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 故知是错 。 ”王阳明的意思十分清楚:天生万物 , 本无善恶之分 。 若以自己心中的“好恶”作为判断事物“善恶”的标准 , 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 如果以此为例 , 我们或许就不会把“主观”的帽子戴在王阳明头上了 。
王阳明的上述言论 , 都发生在“龙场悟道”并提出“知行合一”之后 , 可以看出他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 “知”与“行”、“心”与“物” , 越来越融为一体 , 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 。
学生徐爱等人曾经就“知行合一”向王阳明提问:既然是“知行合一” , 先生为何有时只说“知”、有时又只说“行”?为何有时只说“心”、有时又只说“物”?王阳明回答:“只为世间有一种人 , 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 , 全不解思维省察 , 也只是个冥行妄作 , 所以必说个‘知’ , 方才‘行’得是 。 又有一种人 , 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 , 全不肯着实躬行 , 也只是个揣摸影响 , 所以必说一个‘行’ , 方才‘知’得真 。 ”“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 。 ”
这种方法 , 恰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同特点 , 所有的言论和文字 , 都是针对具体的事情展开 。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直截了当、简洁易懂 , 问题是容易被断章取义、被各取所需 。 虽然王阳明有时因“物”说“心”、因“行”说“知” , 有时又因“心”说“物”、因“知”说“行” , 但在他那里 , 心和物、知和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 所以 , 我们学习研究他们的思想 , 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 , 而需要对他们的思想脉络、表述特征特别是“语境”有真正的认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