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江湖事|明清昆曲“编剧”:江南文人群体,歌舞升平里让昆曲成“头牌”( 二 )


再加上明清江南士人都喜欢建造园林 , 在园林里欣赏昆曲 , 成为江南文人们在闲暇生活中所追求的享受之一 , 所以许多园林里也都建设了戏台 , 时常进行昆曲的演出活动 。 例如苏州留园东部的庭院中就有一个小戏台 , 至今门上还留有“东山丝竹”四字的砖刻 , 用于昆曲演出 。
2、文人自己当编剧 , 寄情于昆曲
【纵横江湖事|明清昆曲“编剧”:江南文人群体,歌舞升平里让昆曲成“头牌”】古代的文人们在思想精神上受封建礼教以及儒家思想的束缚很大 , 所以古代的中国文人们一般是没有言论自由的 , 只有在自己饮酒喝醉的时候 , 文人们才能言无不尽、一吐为快 。 且在明清时期 , 江南地区的世风趋于奢靡快乐 , 这更鼓动文人们放纵欲望 , 去追求人生的快乐和享受 。 而昆曲在继承以往其他戏剧文化种种之时 , 也继承了戏剧与酒的文化 , 所以昆曲与文人之间通过酒产生了联系 。
首先昆曲的演出环境大多都是与酒宴有关 , 包括昆曲本身的剧作家、艺人等等也是好酒者居多 , 文人们常常听听昆曲 , 喝喝酒 , 通过酒后之言来抒发内心的所思所想 , 消除自身的愁苦 。 且中国历史上许多关于酒的故事也都作为昆曲的素材被搬上舞台 , 这同时也颇能反映当时明清时期江南多数文化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娱乐取向 , 寄情于酒和昆曲来铸造他们的精神世界 。

纵横江湖事|明清昆曲“编剧”:江南文人群体,歌舞升平里让昆曲成“头牌”
本文插图

园林设计
而江南文人除了通过昆曲与酒的联系来寄托自己的心情以外 , 文人们还喜欢通过自己写昆曲的剧本来抒发郁愤 。 自从昆曲受到广大文人喜爱后 , 许多有名头的大文人也都纷纷喜欢把剧本写作权从社会地位低下的“书会才人”手里夺过来 , 自己参与戏剧剧本的写作 。 甚至一些有钱人家把原本在勾栏瓦舍里演出的戏剧 , 引进到自己家的高堂宽厅 , 通过招募唱戏曲的艺人到家里来成立家班子 。
慢慢地 , 昆曲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也成为了江南文人们表达思想、宣泄情绪、炫耀才情甚至抒发郁愤的一种文艺载体 。 对于明清时期江南文人们而言 , 其中大多数都“把玩”过昆曲 , 他们对昆曲的爱好 , 昆曲给予他们的慰藉 , 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传统诗词 。
3、促进昆曲艺术形态的丰富
昆曲作为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及各个阶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深深影响了当时人的娱乐生活方式和状态 。 但是反过来讲 , 精致完美的舞台文化也是渗透在昆曲的戏文和演出中 , 使得昆曲的艺术形态更加丰富化 。 其中许多当代的建筑、饮食、服饰甚至民俗等对昆曲艺术形态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 他们既是昆曲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之一 , 但同时也是昆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 , 影响着昆曲的内容以及所表现的艺术形式 , 对昆曲的艺术生产有着一定约束 。 且如果昆曲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消失 , 那么昆曲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 。
在建筑方面 , 明清江南士人喜欢集建筑、山水以及草木于一体建造园林 , 营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 而昆曲与园林同为江南文化的产物 , 有着共同的土壤及文化内涵 。 园林中 , 文人们喜欢建造戏台来进行昆曲演出活动 , 方便戏曲家们之间的互相交流 , 其婉约美好的环境 , 与昆曲缠绵蕴藉的风格相呼应 。

纵横江湖事|明清昆曲“编剧”:江南文人群体,歌舞升平里让昆曲成“头牌”
本文插图

昆曲表演
而在昆曲的戏台上 , 园林经常被设定为才子佳人定情之处、文人读书游乐的场所 。 所以说昆曲是流动的园林 , 园林是凝固的昆曲 。 园林的美衬托了昆曲的高雅 , 而昆曲的婉转又点缀了园林的诗意 , 使得昆曲与园林 , 一样具有江南文化素雅而又内蕴深长的美学特点 , 丰富了昆曲的艺术形态 。
此外 , 昆剧除了在意境塑造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 其在相应的在舞台道具、昆曲服装等人物造型方面也是更加多样化 。 例如在昆曲传奇《明珠记》第三出《酬节》中户部尚书刘震与家人在后花园水亭上饮酒欢宴 , 宴席上罗列着的山南海北美味就体现出明清时期江南物产的丰富 , 饮食讲究奢靡铺排 , 且食物及食器都极其精美 。 而昆曲演员身上的服装也是明清时期日常生活常服的艺术反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