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司马第大屋被大火烧毁近半 老宅防火应警钟长鸣( 二 )


据《陈氏宗谱》记载 , 芙蓉村于元末明初重建 , 后世吸取了前人的教训 , 重建时将村庄修成了能够坚固防御的石砌堡寨 。 宗谱中是这样记录的:“芙蓉村平面呈方形 , 坐北朝南 , 与周围的山水环境高度和谐 , 村落规划寓以‘七星八斗’格局 。 ‘星’指道路交汇处方形平台 , ‘斗’指水渠交汇处方形水池 , ‘七星’翼轸分列 , ‘八斗’呈八卦状分布 , 道路、水系都是结合散布而形成系统的 。 ”这种古老神秘的布局 , 上应天上星宿 , 下合八卦阵图 , 既可在战时防火拒敌 , 平时又具有耕读、祭祀、调解气温、美化村容的作用 , 还隐含着后代子孙人才辈出、繁若群星的美意 , 这便是芙蓉古村落的内涵所在 。
大屋曾多次遭遇火情
走进芙蓉古村的第一印象是从芙蓉亭开始的 , 亭在水中央 , 四周的水面成为画布 , 将美景纳入其中 , 如梦似幻 , 于是池子有个诗意的名字 , 叫做芙蓉池 。 芙蓉亭是一座两层楼阁式的方亭 , 飞檐翘角 , 空透玲珑 , 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 , 峰和亭的影子在芙蓉池里重叠 。 芙蓉古村就如它的名字一样 , 充满了婉约的气质 , 四面都是青山绿水 , 但是 , 如果专门来芙蓉古村看芙蓉花的话 , 可就要白跑一趟了 。
芙蓉村中无芙蓉 , 其“芙蓉”在村子西南山上的三座高崖 , 山崖白里透红 , 像极了含苞待放的芙蓉花 , 因此得名 。 听说晴天的傍晚在夕阳的照耀下 , 芙蓉峰的倒影会出现在水中 , 宛如一朵真芙蓉 。
挂有“芙蓉”牌匾的门 , 是芙蓉古村的东门 , 因可通车辆 , 此门也叫车门 , 古时8米高的村堡墙上还可用作瞭望与赏景等多重用处 。 芙蓉古村的建筑是按着“七星八斗”的分布建造的 , 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 。 鹅卵石是村道与石墙的主要材料 , 无论是村子四周的石墙 , 还是每条道路 , 一切都是用鹅卵石铺就而成 , 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 。
村子里保留着明清时期古民居约30多处 , 陈氏宗祠有18处 , 可见确实是陈姓聚居村落 。 房屋大多是木质结构 , 参差错落的屋顶呈现着朴实素雅的形态 , 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 , 户户绿树成荫 。 村寨中的池塘 , 大多与沟渠溪河相通 , 水脉清亮得就像是一面面天镜 , 照亮四周的粉墙黛瓦与花窗雕门 , 整个古村落就是一种和谐美的典范 。
村中主要的宅院分别是司马第大屋和陈氏大宗祠 , 司马第大屋是清代康熙年间所建 , 共有36个整间 , 由完全相同的三幢二进四合院组成 , 占地面积近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40平方米 , 是整个永嘉县规模最大的民居之一 。 沿中轴线入内 , 分别是照壁、大门、庭院、厅堂 , 厅堂分主次 , 主厅居前 , 每个厅堂辟一小厅分幅 , 大屋结构采用的是传统的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 , 屋面为悬山顶 , 所用木料以梓木为主 , 显得凝重坚实考究 。 整个大屋找不到任何油漆的痕迹 , 古朴素雅 , 以表露木质特有纹理自然美 。 装饰艺术简约精美 , 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均刻有石雕 , 梁枋、雀替、椽头 , 门窗格扇上则用木雕点缀 , 简约大气中透着精巧 , 低调不张扬 , 这便是老屋的文化风骨 。
司马第大屋的名称是有来历的 。 这座建筑由村人陈有佐和三儿子陈士鸾共建 , 因陈有佐曾授官奉直大夫、候选州司马 , 他的宅邸很自然地被称为“司马第” 。这场火灾前 , 司马第大屋及芙蓉村在历史上也遭遇多次重大火情 。 抗战时期 , 大屋的第一进院墙和牌楼都已被烧毁;1975年 , 屋内聚星堂后左右侧的原有金间、银间以及五间书院 , 连同正门门台又被焚 。
司马第大屋一直有人居住 。 直到2002年时 , 仍有36户居民 。 此后 , 少数几户搬去芙蓉新村 , 更多的人则搬去县城或市区 。 如今 , 一场大火将大屋分割成两片天地 。 北侧建筑面积达1246平方米的十几间老宅 , 在大火中燃烧了一个多小时 , 化为灰烬;南侧 , 古朴的院落和门庭里 , 留守的居民一边后怕 , 一边延续着乡村生活本真的模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