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人士说军备松弛却成压倒大宋最后一根稻草,北宋末期:党争之祸臣民卑微
陈寅恪说 , 华夏文化 , 历经千载演进 , 登峰造极于赵宋之世 , 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赵匡胤开创的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是五千年王朝通史中严格以“文”治国的朝代 , “文人和皇帝共天下”是宋代的一个基础特点 。
文章图片
文人治天下的方式和手段 , 让这个半壁王朝国力和经济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度 , “宋”的国民经济和幸福指数十分的高;那么北宋拥有如此好的局势以及下的一盘好棋 , 为何最终的命运却是十分凄凉?总结北宋王朝的覆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崇文抑武”以及“党争之祸” 。
毁灭北宋的毒药 , “崇文抑武”、“党争之祸”
这两个关键根源问题恰恰就是毁灭北宋的最佳毒药 , “崇文抑武”直接致使了北宋军队和武备力量陷入孱弱的状态;“党争之祸”直接通过政治斗争而牵连到国家整体历史的完整 。 例如:范仲淹、韩琦的变法 , 在变法初期 , 通过自断一臂来使得北宋王朝政治和吏治呈现空前清明现象 , 而变法改革者穷追不舍 , 新、旧派政治斗争过于激烈 , 最终的结果导致变法失败 。
国家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堆积起的新政 , 直接横空就浪费掉了 , 而整体政局因为旧派的强力反弹 , 重回变法前的模样;这就是宋仁宗时期第一次改革带来的党争 , 而最终引起了国家实力受损;如果说“宋”的前期是鼎盛 , 中期是勉强维持 , 那么后期就是宋的“作死”之路 。
文章图片
宋仁宗之后 , 北宋开始由盛转衰;其实对于北宋王朝的国家实力的评估 , 历史评价各持一词 , 有的历史专家认为 , 一旦范仲淹或者王安石的新政改革一旦成功 , 那么对整个北宋王朝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
而另外一些历史专家却认为 , 北宋的国家战略形式和国内状态只能循序渐进的发展 , 北宋是不具备承受政治大变动的能力;其实从双方的角度上来看 , 他们所言的都是很有道理 。
北宋时期 , 多超争霸
我们不能怪新党推行的改革变法是错误的 , 也不能否定旧党保持的维护现有基础上慢慢改革的谬论 , 只能怪北宋王朝所处的时期是一个多超争霸的年代 , 北方有强大的契丹人和女真人 , 而西北有顽强善战的党项人 , 西南又有实力不弱的大理人 , 北宋处在东亚命脉地域 , 也是多战之地 , 这样的地缘劣势 , 就注定了北宋王朝时刻都得抗住外部压力 。
文章图片
而宋初丢失的幽云十六州 , 等于丢掉了北方重要的屏障 , 这样时刻面对北部骑兵威胁的沉重压力下 , 宋庭内部是经不起内耗的;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 , 北宋对外战争就屡次受到严重的威胁 , 更何况是中后期的北宋王朝 , 那种外部恐怖密云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
外部压力 , 造成统治者无法有效压制文臣集团
而迫于这种压力 , 导致了北宋统治者 , 无法随心所欲的去支持或者压制文臣集团的某一方 , 仁宗时期 , 很明显的范仲淹推出的改革举措是利国利民的 , 但仁宗不得不考虑其他派别势力的具体感受 , 只能在双方制衡和斗争中勉力的降低影响 。
而宋神宗、宋哲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 , 更是一次国家整体性大改 , 其中国家需要承受的风险是十分的庞大 , 朝中势力错根细节都是蛰伏已久的庞大势力 , 单靠势单力薄的改革党和一个皇帝的控制力 , 虽说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改革目的 , 但是改革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是极为漫长 。
文章图片
先不说皇帝能否熬过这段时期 , 谁也保不准后来的皇帝是一个改革党的坚决反对者;因此 , 北宋的改革就是“党争之祸”的主要根源 , 北宋改革者的初心和忠诚这是不需要质疑的 , 但是改革所需要损害大多数臣子的利益 , 也是政祸的核心威胁 。
推荐阅读
- 资深人士说文史|李自成是压倒大明救命稻草,为何清军却渔翁得利,权利败给欲望
- 野钓|资深钓友教你一绝招,让你挥杆不停,立秋之后正是钓黄颡的好时节
- 资深人士说文史|三国司马昭每一步都暗藏谋略,形势预判高手|未雨绸缪环环相扣
- 资深人士说文史|刘备视察益州:拖出去砍了,诸葛亮:让我来审,蒋琬喝得酩酊大醉
- 资深人士说文史|司马懿善防守,做人留一线,敌人也能帮助自己,诸葛亮善进攻
- 资深人士说文史|我一个历史学者,眼中的拥有诡异莫测能力的奇人,穿越古代
- 资深人士说文史|卫青要军法处置,汉武帝:赏冠军侯,霍去病800骑兵荡涤匈奴王庭
- 资深人士说|一个官家女子,眼中的择婿标准,门当户对很重要,梦回古代:我
- 资深人士说|情系到头空:才子佳人的梦幻爱情无奈地输给现实,江畔回眸颔
- 资深人士说|哪吒形象为何多变?科举制度中止的意外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