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央行行长易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 , 5月26日 , 央行行长易纲在"两会"期间就当前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利率市场化改革、化解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业对外开放、法定数字货币等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采访人员采访 。
采访人员:面对外部环境变化 , 近年来金融部门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目前开放举措的落地情况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步伐?今年在金融开放领域还有哪些新举措?
易纲:近年来 , 金融部门集中宣布了40多条对内对外自主开放措施 。 目前 , 这些措施落地进展良好 , 绝大多数措施已在法律层面和实践层面落地 。
一是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身险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已完全取消 , 外资股东资质限制不断放宽 。
二是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已给予外资国民待遇 ,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 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
三是疫情并未打乱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节奏 。 近期 , 万事达卡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筹备申请已获批 , 惠誉成为继标普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 ,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实现对其在华合资证券公司的控股 , 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
这些开放措施着眼于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 , 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 ,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 , 金融部门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 , 加强风险防范 , 推动金融监管的能力、强度与金融对外开放相互适应、齐头并进 。
下一步 , 人民银行将继续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 ,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 ,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好近年来宣布的金融开放措施 , 确保各项措施全部切实落地 , 吸引更多外资和民营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
二是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 , 设定统一的准入标准 , 推动系统化、制度化开放 。
三是不断完善营商环境 , 简政放权 , 尊重契约 , 保护产权 , 加强政策制定的沟通机制 , 将更多的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 。 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 , 强化竞争制度的基础性作用 。
【[开放]央行行长易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内对外自主开放】四是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配合 , 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推荐阅读
- 中新网央行:两项新政策工具从性质和规模都谈不上量化宽松
-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分行原党委书记、原行长刘兴富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今晚报|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央行今年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读懂新金融|小米消金80后少帅周斌:基层做起,34岁升任副行长,薪资全行第五
- 掌上兰州|无需“证明我妈是我妈“ !央行取消11项证明事项
- 华舆|阿根廷央行:通过官方渠道换购美元须签署承诺书
- 宋城|宋城演艺6月中旬开放存量项目 重走重资产老路面临挑战
- 中金网|澳洲央行6月持稳 但澳元涨势似乎疲软
- 中新经纬|央行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取消一批证明事项
- 中国新闻网这些证明事项被取消,央行修订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