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北京联盟_原题是:古人的“插花”乐事 , 雅趣非常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代仿古风插花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里记载当时临安俗谚说:“ 烧香点茶 , 挂画插花 , 四般閒事 , 不宜累家”, 是对当时文人生活的形象概括 。从此 , 花道和香道、茶道、琴、棋、诗、书、画一起 , 成为文人雅士之追崇 , 亦发展到了很高的成就 。宋人的“四般闲事” , 今儿我们来说说“插花” 。
如果追溯中国插花的艺术历史 , 据考证 , 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它最早源于佛前供花 , 人们在佛像前瓶插应时花卉 , 以表虔诚 , 这时插花称为“佛花” 。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在六朝《南史》中记载 , 当时插花多以松柏、水仙、荷花为主 。到了唐代 , 插花开始走进宫廷 , 出现“宫廷插花” , 并成为官方庆典中必备的装饰 。
而到了宋代 , 伴随着文人雅士作画、吟诗、赏花 , 又产生了“文人插花”:插花的普及使得花艺广为普及发展 , 不仅出现了诸多美轮美奂的花艺花品 , 相关的书籍记载也多了起来 , 可以说是一个鼎盛的时期 。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 ,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雅趣」古人的“插花”乐事,雅趣非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苏汉臣《妆靓仕女图》 ,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和其他生活雅趣一样 , 文人们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当时花艺的品位 , 以清雅、隽秀为主流 , 讲究线条之美、构图之疏朗、整体之气氛 。同时 , 花的品格也被强调 , 赋予“四君子”美称的梅、兰、竹、菊和松、柏、桂、山茶、水仙等 , 因为其内在意涵 , 常常成为花艺的主角 , 以显主人的品格 。
范成大在《范村梅谱》中 , 对梅花的选择和品赏可以说是这种思想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梅以韵胜 ,以格高 , 故以横、斜、疏、瘦 , 与老枝陉奇者为贵 。”
有趣的是 , 不仅是文人雅士们喜欢 , 连商家也追赶起潮流 , 用插花来装饰室内陈设 , 吸引顾客 。比如宋《梦梁录》里就有相关记载:杭州城内的茶铺 , 按照流行的样式 , 纷纷挂起名人字画 , 摆上当季花卉 , 招揽过客 。
宋吴自牧《梦梁录》:“汴京熟食借 , 张挂名画 , 所以勾引观者 , 留连良客 。今杭城茶肆亦如之 , 插四时花 , 挂名人画 , 装点店面 。”
更为盛况的是“万花会”:在牡丹之都洛阳 , 每年逢花季都会有洛阳花会 , 满城鲜花团簇 , 街道被鲜花装点 , 好不热闹 。而以芍药闻名的扬州城 , 也会因季举办花会 , 举城欢庆 。人们爱花 , 爱戴花 , 爱赏花 , 因而花艺插花的盛行可谓正逢其时 。
据记载 , 当时官吏庶民 , 无论红事白事 , 办理家宴接待宾客 , 都可以请“四司六局”承办 。“四司六局”中 , 香药局掌管香事 , 茶酒司掌管茶事 , 而帐设司和排办局就分执挂画和插花事宜了 。
“帐设司”可以将屏风、绣额、书画等名贵物品租赁给客户暂用 , 而“排办局”则专门帮忙挂画、插花 , 将宴会环境布置成士大夫雅集的模样 。可见 , 在宋代 , 这些不仅仅是文人雅客所好 , 更是寻常人家的生活日常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