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的“财政赤字货币划”会导致通货膨胀吗?

“财政赤字货币化” , 就是在政府缺钱的情况下 , 政府究竟是通过正常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 , 还是直接给央行说 , 你给我印几万亿的钱 。 如果央行直接“印钱”弥补政府赤字的缺口 , 那就是“财政赤字货币” 。一般人都认为货币超发导致严重通货膨胀 。 担心“财政赤字货币”化会导致物价普遍飞涨的严重通货膨胀 。 事实上 , 货币超发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 。真正造成物价普遍上涨的一般都是成本上涨 , 推动物价普遍上涨形成的通货膨胀 。 这种成本上涨推动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 才是真正掠夺人民财富的罪恶之手 。由于成本上升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中 , 房价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程度 , 可以达到飘升式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指数轻易能够达到天文数字 , 使货币贬值到如厕纸都不如 , 本国劳动者积蓄财富贬值蒸发一空 。还有其它成本上涨推升物价普遍上涨的通货膨胀 , 其程度无法达到房价上涨形成的恶性通货膨胀程度 。 如本国货币汇率贬值 , 造成进口成本上涨推升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某些行业垄断市场推高物价追求高额利润 , 造成整个市场成本上涨;工会力量推升某些行业工资上涨 , 造成生产成本上涨 , 形成的通货膨胀等等 。另一种是由于天灾人祸 , 例如战争和自然灾害等等 , 造成的短暂市场供需失衡 , 引起市场物价普遍上涨 。 但是 , 引起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天灾人祸原因一般会消除 , 物价会逐渐恢复原来上涨前的水平 。一般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原因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 , 从而引起纸币贬值 , 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 。 所以 , 许多国家为遏制奔腾的通货膨胀 , 大量回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真相是:当市场上所有物价普遍大幅上涨 , 将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缺乏紧张 , 使货币利率大幅上升 。 如果 , 为遏制通货膨胀 , 紧缩流通性 , 结果必然是使市场上流通货币更加缺乏 , 推升货币利率更上一层楼的飙升 。例如 , 2017年的阿根廷 , 正在努力年底前逐步完成价值1万亿比索(合332亿美元)短期票据的置换 , 目的是要吸收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 。 结果是将本已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的利率继续抬高 ,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31日报道 , 阿根廷比索已经至令人乍舌的60%利率 。所以 , 我们经常观察到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 , 其利率非常高 。 例如 , 2016年7月29日 , 俄罗斯央行宣布 , 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0.5%;2016年6月埃及央行将基准利率11.75% 。市场利率非常高 , 使企业和生产者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 而降低利率的方法非常简单和有效 , 就是大量印刷货币钞票投放市场中 , 提供市场货币流动性 。 物价疯涨、货币大幅贬值的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样来的 。许多国家没有抑制高房价的房产税 。 以市场形成的城市里就业和致富机会 , 吸引远离城市人口持续向城市迁移集聚居住 , 持续推高城市房价 , 推高劳动者生活成本 , 推高劳动者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价格 , 形成市场上物价普遍飞涨的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下 , 货币持续贬值 , 逼迫大家纷纷为自己血汗钱保值 , 抛出货币进行消费和投资 。 市场因此呈现出一片虚假的极度繁荣 。 发展下去 , 就是全民财富贬值蒸发一空的恶性通货膨胀 , 而且 , 极端高物价抑制消灭消费 , 没有消费 , 劳动人民没有收入 。 全民财富被恶性通货膨胀洗劫一空后就是全民饥荒 , 国家必然陷入大乱崩溃!例如现在的委内瑞拉 。假设市场中不存在成本上涨推动物价普遍上涨的通货膨胀 。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 , 会造成什么情况呢?我们都熟悉“货币量化宽松”这个词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票” , 指一国发行钞票的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印钞 , 购买本国政府发行的国债、企业不良债券或者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等方式 , 减少政府赤子 , 挽救要破产企业和陷入危机中的银行 , 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 , 旨在降低市场利率 , 刺激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 , 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 。 在2001年到2006年间 , 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通货紧缩 , 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 , 通过大量持续购买政府公债和企业不良债券 , 以及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方式 , 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 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 。 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 , 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 , 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 , 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日本2001-2006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 此阶段内的物价大部分时间里均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 CPI先是由2001年1月的-0.3%降至2002年2月的-1.6% , 此后物价开始回升 , 但仍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 到2004年9月 , CPI恢复到0% , 然后短暂的停留在0以上 , 2005年1月以后又开始了负增长的状态 , 直到2006年5月CPI才恢复到0.1%并将正增长保持到2006年年底 。日本于2008-2012年又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包括于2008年10月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0.3%降至0.1%;实行中长期物价稳定的预期目标值 , 并将CPI具体量化为同比2%以下的正增长 , 当前以1%为预期目标;重启资产购买计划并不断扩大资产购买规模 , 2012年底日本央行资产购买规模已达到101万亿日元 。 此阶段内的物价由2008年7月的2.3%下降至2009年10月的-2.5% , 此后价格虽有回升 , 但依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 , CPI仅在极少月份出现正增长 , 但大部分时间仍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日本于2013年至今实施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追求通货膨胀达到2%的目标 。 日本国内物价开始迅速反弹 , CPI由2013年3月的-0.9%迅速升至2014年5月的3.7% , 达到近20年来的新高点 , 所实施的货币政策似乎已达到效果 , 但是好景不长 , 此后CPI出现了快速下跌的趋势 , 并且再一次跌至负增长 , 为2016年3月的-0.1% 。从各个阶段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越发的强烈 , 但是除个别年份CPI出现短暂的正增长外 , 日本依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状态 。 2016年日本GDP为537万亿日元(折合4.94万亿美元) , 而在1997年日本GDP已经是534.14万亿日元(折合4.41万亿美元) 。 近20年几乎没有增长 , 日本人又发明了一个名词“失去的二十年” , 失落情绪遍及整个日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 , 美国为遏制日本疯狂的房地产泡沫经济 , 美国劝说日本改革土地税和房产税制度 。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实施征收不动产保有税 。 不动产保有税分两部分 , 即固定资产税与城市规划税 。 日本土地是私有制 , 日本的固定资产税标准税率为1.4% , 都市规划税的税率上限为0.3% ,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实际税率略有差别 。 货币超发的“财政赤字货币划”会导致通货膨胀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