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 自此天下大乱 , 算上魏、蜀、吴的相互对持 , 这场乱世一共持续了近百年的时间 。这期间 , 有无数英雄战死沙场 , 亦也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在我们的印象里 , 汉末的战乱是因为朝廷腐败 , 张角等人发动黄巾起义之后才引起的 。其实在黄巾起义爆发的十多年前 , 乱世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
[]“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十常侍之乱”想必大家一定都了解过 , 会觉得无非是一群太监玩弄朝政 , 在要被除掉前 , 狗急跳墙 , 先反杀了一波 , 之后在被一一除掉 。但十常侍之乱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 前前后后有无数人被牵扯了进来 , 他们均成为了推动汉室走向灭亡的助力 。
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这个词可能不太好理解 , 把他分开来看 , “党”代表了党羽、党派 。“锢”就是禁锢的意识 。
从东汉桓帝时期开始 , 除皇帝以外 , 朝堂上的掌权者就明显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就是士大夫们 , 另一派就是就是皇帝身边的宦官们 。公元166年 , 汉桓帝即将大赦天下 , 宦官张成、候览和赵津等人在得知后故意犯罪 , 而官员李膺、成瑨等人 , 平时就看不惯这些宦官的作风 , 在皇帝大赦后 , 然然按照律法惩治了这几个宦官 。
[]“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一举动 , 对其他宦官来说无疑代表着宣战 , 于是宦官们集体向桓帝进言 , 污蔑这些参与此案的官员 , 之后桓帝听信宦官的话 , 逮捕成瑨等人 。而后宦官又利用手段诬告司隶校尉李膺与太学生们结党营私 , 危害朝廷 。桓帝听后大怒 , 下令大肆逮捕并审讯党人 。
[]“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来名士窦武上书为仕党们求情 , 李膺在牢里也没闲着 , 不断的供出宦官的名字 , 准备把宦官们也拉下水 。那些宦官怕惹祸上身 , 只得退让一步 , 请求桓帝放人 。于是李膺等几百号人被释放 , 但全部免除了官职 , 终身不能再入仕途 。
看似一切归于平静 , 但真正的风暴却马上来临了 。经过前一次的争斗后 , 士大夫们虽然是被迫害的对象 , 但却取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 , 世人还们按才学和品德等 , 对这些士大夫们进行了分类 , 为“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和“八厨” 。这其中就有后来的荆州牧刘表 。宦官那边则是以大长秋曹节为首 。
[]“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过前一次的教训 , 士大夫们均觉得宦官一党必须要除掉 , 窦武等人便一同商讨计划 。不料事情被宦官们提前知晓 , 便挟持了年幼的灵帝 , 假传圣旨 , 下诏讨贼 , 说窦武等人谋反朝廷 。士大夫们得知宦官竟然做出如此行径 , 纷纷投笔从戎 , 起兵对抗 。正巧中郎将张奂此时班师回京 , 因不清楚什么状况 , 误以为窦武等人正在造反 , 便引兵将其击败 , 窦武别逼无奈 , 只能自杀 , 其宗族无一幸免 。其余的人也遭到了清算 , 多被禁锢 。
[]“我等灭亡后,天下大乱,望陛下保重”张让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久后 , 张奂反应了过来 , 自己竟然被宦官们骗了 。便上书汉灵帝 , 要为窦武等人平反 , 并请求灵帝解除对仕党们的禁锢 。开始灵帝觉得张奂说的对 , 但经过宦官们一番洗脑后 , 张奂也被禁锢了 。后来士大夫们的反击一直在继续 , 但不仅没有成功 , 反而遭受的迫害愈演愈烈 , 其中一些领头人物接连被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