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古人也有近视的烦恼
导语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 , 中国的近视患者已高达六亿 , 近乎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二分之一 。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 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的频率显著增加 , 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也急速增长 。 网上有人戏称 , 手机比对象还要亲密 , 因为一个人可以一天不看对象 , 但却没有办法一天不看手机 。 而现如今 , 有过多的事务需手机电脑一端的操作 , 更加加大了人们对电子产品的粘性 , 而如今近视率如此之庞大的原因也由此可知了 。
近视像一个隐形的怪兽 , 给近视患者们带来了无限的烦恼 , 许多年轻人经常调侃自己近视后的状况 , 五米之外雌雄不辨、十米之外六亲不认、二十米之外人畜不分 。
而追溯到古代 , 那个没有被电子产品侵扰的净土 , 是不是就没有近视的存在呢?遵循着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的古人们 , 是不是就不存在近视的烦恼呢?
文章图片
近视 , 古已有之
在古代也是有近视患者的存在的 , 只不过古代近视的比例是远远低于现代人 , 而近视患者也有着局限性 。
对于身处科技水平不发达的农耕时代的古代人而言 , 大部分人都长期秉持着日出而耕作 , 日落而返家休息的生活作息 , 晚上七八点钟就上床歇息了 , 并且很少有刺激眼部的东西 , 因此患上近视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
但有一类人却不同 , 这类人叫做读书人 。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 古代书生为求取功名必须熟读四书五经 , 而为了一朝金榜题名 , 他们又得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去阅读?
众所周知 , 古代没有白炽灯 , 也没有日光灯 , 仅凭白日的自然光线来阅读 , 读书的时长是不足的 , 那古代书生就得在晚上获取光源 , 来供自己正常读书 , 这便让人不禁联想到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晋代车胤孙康囊萤映雪等刻苦读书的事例 。
而光照不足又常常诱发近视问题的形成 , 古代的光照条件不比现代 , 古代的夜晚光源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自然月光 , 另一种则是灯光 。
满月之夜 , 书生持卷细读 , 但一个月之中又有几夜是月光银亮的呢!靠天不如靠己 , 那就点灯读书吧 。 可这灯不比现在的灯 , 那时大多是烛灯与油灯 。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古人也有近视的烦恼】现今仍沿用的蜡烛大约在唐代发明 , 而当时的蜡烛是取自女贞树上的雄性白蜡幼虫的分泌物而制成的 , 造价昂贵 , 因此普通百姓自然是用不起的 。
而一般百姓晚上照明则多依靠灯油 , 因为灯油一般由植物油 , 所以价格也比较低廉 。 就如宋代书生所说"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 , 藏于青布褙袖中归 , 燃灯读书" 。 普通书生一夜耗费的灯油钱大抵只有五文 , 相比起蜡烛来便宜得多 。
不过不管古代人是使用蜡烛还是油灯 , 其照明效果远远低于现在照明的白炽灯 , 而且还相当不环保 , 燃烧起来会产生黑烟 。 古时书生彻夜细读 , 微弱火光加之缕缕黑烟 , 可真是伤眼极了 。
文章图片
古代不少著名的读书人饱受近视之苦 ,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诗人陆游、杨万里、黄庭坚他们都是深度的近视患者 。
白居易还曾将眼疾之苦诉诸于诗句当中 , 他曾写道"早年勤倦看书苦 , 晚年悲伤出泪多 。 眼损不知都自取 , 病成方悟欲如何?"
由此观之 , 近视这眼疾倒也顺着古代四书五经延续至今 , 一直都是古今勤勉读书人的通病 。
应付近视 , 我们现代人可以通过配戴近视眼镜来让减缓近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也有通过近视手术等方法来医治近视 , 但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 , 古人会有何奇思妙想来应对近视呢?古人应对近视的招数
近视真当是妨碍日常生活的一大问题 , 而古人对付近视也有自己的妙招 。 要想解决问题 , 首先得从认识问题开始 。
早在商朝 , 就有"疾目"的甲骨文记载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著作中 , 便将近视称之为"蒙"、"瞍" , 著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 , 已经对眼疾有了更为细致的记载 , 其将弱视、近视、散光分别称作"目不明"、"目盲"、"视歧" , 这自然是古人在眼部疾病研究上的一大进步 。
古人在认识近视问题中 , 也在深入对于近视问题的原因剖析 。 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曾在《千金药方》中明确提出了容易引起眼疾的原因 , 其原因为爱食生及爱食五辛(五辛分别为蒜、葱、兴渠、韭、薤)、夜读细书 。 而他还基于这些易诱发近视眼疾的因素 , 而提出了81种治疗眼疾、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
文章图片
既然古人已经对于近视有了充分认知 ,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应对近视的呢?
据专家分析 , 诞生于战国中后期的《山海经》这一奇书 , 其实已经记载了7种防止近视的方法;而《黄帝内经》中 , 也提及了用针灸之法来治疗近视眼;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上也记载了70余种治疗近视眼的药物;而北宋的《苏沈良方》中记载了一种缓解眼部疲劳的方法 , 说的是 , 将热水盛在一个器皿里 , 用手捧水敷眼使眼睛的疲劳得以缓解 , 如果患有近视 , 可以每天热水敷眼三四次 。
古人除了用这等方法对付近视 , 还有一种内服的方法 。 清代的《冷庐医话》中就记载过 , 一个患有近视的病人每天都食用黑豆而且同时使用热水敷眼的方法 , 二十多年后最终完全治愈的案例 。
古人对付近视的妙招真是千奇百怪 , 古人与近视的搏斗 , 可谓是你有你的张良计 , 我有我的过墙梯 。 而谈到近视 , 不得不提是近视眼镜 。 在现在近视患者基本人手一副近视眼镜 , 在古代近视是否也有近视眼镜呢?
文章图片
古代的近视眼镜
提到近视眼镜 , 大家都会觉得西学东渐后 , 才有眼镜一物在中国的出现 , 但聪明的中国古人也有自己的近视装备 。
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就曾经出土过一个金圈嵌水晶的放大镜 , 此镜直径1.3厘米 , 嵌的水晶直径1.1厘米 , 边缘厚0.2厘米 , 能够放大物体五倍 。 而随着后世玻璃的应用 , 水晶镜片也逐渐被镜片代替了 。
在北宋也有了类似眼镜的物品存在 , 北宋刘跂就在《暇日记》里写了 , 是非婆子史沆在处理事务的时候看不清案牍文书 , 将水晶磨成镜 , 放在眼前就能将文字看的一清二楚了 。 而这个水晶磨成的镜子 , 在古代称之为"叆靆" 。
文章图片
现代意义上的近视眼镜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 明代宣德年间 , 眼镜被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 。 万历之后 , 西洋眼镜主要由以下两种途径传入中国:其一是明清时期商人前往外洋贸易带回;其二是作为西方传教士献给古代皇帝的朝贡品 。
眼镜的传入对于当时的日理万机的皇帝而言 , 可是相当惊喜的 , 明清时期的不少皇帝就是眼镜的发烧友 。
清朝雍正皇帝本人就经常配戴眼镜 , 他本人也有数不清的眼镜 。 在雍正的遗物中眼镜的类别很多 , 有车上戴的、安别簪的、安铜钩的、玳瑁圈的、有近视眼镜、也有上节骨头下节钢钩的 , 除此之外 , 他在不同年龄段也配有不同度数的眼镜 。
而且雍正在自己热爱佩戴眼镜的同时 , 也极喜欢将眼镜安利给他的众多大臣们 。 有一次 , 雍正给云贵总督的书信中写道:"赐你眼镜两个 , 不知可对眼否?"
雍正对眼镜的热爱似乎也遗传到了乾隆身上 , 在乾隆五十六年间的一次考翰林中就曾命题以"眼镜"作诗一首 , 而最后成绩不入等的学士只有一人最后处以革职 。 眼镜在清朝逐渐流行起来 , 嘉庆年间 , 张子秋就曾赋诗一首 , "近视人人戴眼镜 , 铺中深浅制分明 。 "
可见 , 清朝时期 , 人们对眼镜的喜爱与对眼镜的需要与现代人比之也差不离 。
结语
近视一疾原来早就困扰我们已久 , 从古代烦扰至今 , 不曾断绝 , 日趋严重 。 时至今日 , 走入教室 , 便一大班人都是戴着眼镜的 。 繁重的课业、不良的用眼方式、频繁的使用电子产品等因素都是我们患上近视的原因 。
在开始时 , 对近视不甚在意 , 而继而在近视之路上越行越远 , 配戴的眼镜片也越来越厚 , 等到摘下眼镜那刻 , 看到朦胧的世界以及眼前那一张张模糊的面庞时 , 才幡然知晓近视的危害 , 早已晚矣 。
眼睛 , 是我们观看世界的窗户 , 而一旦窗户上蒙上一层抹不去的薄雾时 , 又怎么挽回从前的明亮与清明呢 。
少年不尽风流态 , 叆靆斜窥红粉妆 。 不论现在的你是否近视 , 请务必保护好现在的眼睛 。 勿等非要配戴上一副眼镜再能看清一切 , 再来感叹清明的来之不易和眼镜带给你的些许麻烦 。
参考文献:
《暇日记》
《苏沈良方》
《千金方》
推荐阅读
- 浪胃仙|泡泡龙的离世给所有吃播提了醒,浪胃仙顺势决定“转行”,新职业认真的吗?
- 结核|再见吧,“结核君”
- 感受松软海绵蛋糕“弹弹弹”
- 精河县精深加工,把每颗枸杞都“吃干榨尽”!
-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迁都”猜想|自然灾害说:洪水、地震等致三星堆古城毁亡
- 农民|春分时节小麦田间管理,做好这些工作,高产又优质
- 猴面包树|这种树“能吃能喝还能住”,养活无数非洲人,引进中国后画风变了
- 早餐的新吃法,“透明饺子”简单好学,孩子看了都超级爱吃!
- 想吃点心不用买,教你在家做“驴打滚”,不用烤箱,软糯香甜!
- 它,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炒一炒就出锅,清爽可口,好吃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