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上海满大街都是 24 小时便利店,但是北京却只有很多烟酒专卖小店( 二 )
这或多或少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北京便利店的鲜食种类不够丰富。而没有鲜食,就很难盈利,最终只能倒闭。2018年12月,北京市对便利店开放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与此同时出现的又是重重限制:只有"大型商圈或大型购物商场经营的连锁便利店、且(药品)经营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才可以申请经营。符合此类条件的便利店并不多。
对比之下,2019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举行了“一业一证”改革发布会,如果想要在浦东开一家便利店,过去要办5张证,交42份材料,如今只需要1张证12份材料。原来办齐所有手续大概需要38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5个工作日。
▲对许多“社畜”来说,没有比深夜下班后来便利店吃吃买买更治愈的时刻了。图 / 《百円之恋》剧照
错误的地方
《第一财经》的一篇文章曾提到,获得全家在内地运营权的顶新集团董事长魏应行曾经称北京是便利店行业“全中国最难啃的骨头”,街道太宽而冬季太长。长达4个月的冬天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室外活动时间,也就减少了在便利店消费的可能。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曾经看过北京规划院的一个分析,通过人们的手机在12点到早上4点时连哪个基站,就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哪里的居民。得到这个答案后,再去看这些居民活动的情况,他们发现:被北京地铁13号线分割开的南北两侧居民,北边的居民总在北边活动,南边的居民总在南边活动。
“只是一条轻轨,却像高速公路一样,让两侧的居民很难交流,”刘岱宗说。在北京,人们总是轻易地被隔在马路的两侧,一条轻轨、一圈复杂的环路、一段八车道的宽阔马路,都能成为人们不去另外一侧消费的理由。
便利店也面临着这种问题,当你在北四环东路的辅路上开车时,如果感到口渴,发现最近的便利店在马路对面,很可能需要绕很大一圈路,调头,再回来,一旦走错路,可能会消耗更大的时间成本。如果是骑行且运气好,也许会碰见带有自行车道的人行天桥,但依旧不小的时间成本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行为的发生。
刘岱宗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鼓励人们改变出行结构,增加骑行和步行的频率。他告诉每日人物,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骑行和步行会促进像便利店这样的本土商业的繁荣,“骑行和步行的人很容易被道路两侧商铺打折的信息吸引,开车的人呢,看见了,你还得找地方停车。”但北京并不是一个适合骑行和步行的城市,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员肖元轶认为,“人在步行的时候是最自由的,你就是你自己,可以把自己‘停’在任何地方。而北京把很多在美国郊区才有的大宽马路修到了城里面,使得街区尺度过大,整个城市是以机动车为尺度去衡量的。”
▲北京及周边地区便利店分布图。图 / DT财经
DT财经还爬取了数据,绘制了北京便利店的分布图:以东四为核心,向周围递减,东北部便利店密度大,西南部则稀疏很多,上海则是从人民广场向外辐射,但不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城郊结合区,上海的便利店密度都远大于北京。
这涉及到一个城市的职住功能平衡的状况。在东三环的CBD和中关村,一家便利店哪怕生意再好,晚高峰过后,活跃人口减少,深夜的营业额也会大幅下降;回到如天通苑、回龙观这样的居民区,情况则会截然相反。也就是说,在一个职住功能区分明显的城市里,大多数便利店只能做“半天生意”。
在上海,便利店还大量地依附于交通枢纽的存在。在南京东路和人民广场,地铁不再仅仅是地铁站,而是延伸几公里的地下商业区,人民广场站的近20个出口,不仅可以把人们送到更具体的目的地,还能促使人们在抵达最终目的地的路上进行消费——大多数出口都伴随着1-2家便利店的存在。
▲在上海,你可以很轻松地在交通枢纽、广场附近找到各个品牌连锁便利店。图 / 视觉中国
北京地铁站附近不设置地下商业街,也就没有这种极其适合便利店生存的土壤存在。在交通规划中,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通常代表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程度,倡导轨道站点附近要有高密度、混合型的街区建设,使得轨道交通经营者可以以城市物业(租金、地产买卖)来获得回报。一项中国城市TOD发展指数排名列表显示,北京在TOD的数量上位居第三,而质量却位居第24,排在了沈阳、石家庄、南宁等城市后面。
这意味着十几条看似发达的地铁线路只是负责机械地把人类从A地运送到B地。刘岱宗记得他去回龙观的自行车专用道骑行,全程找不到买水的地方,这本可以为数个小商铺提供发展的机会,他感慨,“明明是优秀的城市规划,却没有对应的商业业态。”
街道的未来
很显然,我们城市的交通规划和职能规划并没有为便利店提供一个良好的街区生态,也很少令其他的小商铺受益,我们的公共生活在过于宽阔的马路上也无从开展。“我们的街道不应该只是为小汽车服务的,”刘岱宗说,“对于一个先进的城市来说,街道应该容纳汽车、自行车、行人、公共活动、小广场、小店铺,街道应该有20-30种功能,street for all。”
我们是不是永远也无法在深夜走进一家令自己满足的便利店?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存量管理阶段,我们无法承受对基础设施建设做大拆大建的成本,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刘岱宗认为,在鼓励骑行和步行的指导下改造街区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已经有数据表明,骑行和步行会使居民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显著降低。同时,“适宜步行的城市空间对于发展和维持繁荣的城市经济至关重要。不论现在还是未来,更适宜步行的城市都意味着成功。”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教授Chris Leinberger说。
仔细观察今天的北京街道,还是有细微的变化在发生,刘岱宗和他的团队在CBD进行过慢行建设,将机动车道缩窄,为骑行的人增加空间;今年5月,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北京市城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工作方案》,非机动车道的有效通行宽度将由2米提升至2.5米,打造更多的慢行系统示范区;内嵌式停车位开始在一些马路上出现(停车位设置在非机动车道的外侧,增强了非机动车道的安全性)。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员肖元轶提到,二战后的荷兰也建设了很多宽阔的马路,但通过几十年的改造,为非机动车的出行提供便利,仍然使荷兰成为了自行车文化盛行的国家之一,“它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情,不可能像你玩模拟城市一样,今天造,明天就好了。”
之所以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是因为刘岱宗认为,人类的内心深处是需要公共生活的。“这么多年网络电商发展得这么快,但我们商场里面的人从来就没有少过,只是商场变成了一个不再纯粹是卖东西的地方,”他说,“你看《骇客帝国》里,人类最终只剩下一个脑子了,电脑来养你就好了,但你用脑子想的是什么呢?还是你出去玩,去真实的世界,过公共生活。人们总是会找到理由出来meet people,这是人类的本质。”
▲深夜的便利店,总会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安全感。图 / 视觉中国
以上内容选自每日人物原创稿件《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
■网友的回复
1、这应该跟上海北京两地的生活方式没有关系,连锁零售的业态,对于北京消费者和制造商来说,显然也一样是个更便捷和便宜的模式。2、尽管连锁零售是更高级的供应链模式,但是连锁零售的成功有两个条件:一是巨大的投资,比如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店面等等,二是相对成熟的周边产业链环境,例如,连锁零售需要成千上万个接受标准化运作的加盟店主、需要很多专业化的运输车队。3、上海连锁零售的成功是因为这两个条件都好很多:从投资的角度,上海第一批连锁零售企业,华联、联华、农工商等都是国营企业,这些国企都秉承了计划经济年代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还记得80年代前所有的名牌都是上海品牌吧,英雄钢笔、飞鸽自行车什么的),而且他们当年都得到了上海政府在资金、土地、政策上的巨大支持,因为上海政府很早就明白连锁零售是未来的零售业态。相比而言,北京的零售国企,就是什么王府井什么的,差得太远了,北京的政府,也完全是靠关系运行的愚蠢蛮狠政府。4、后来在上海成功的连锁零售要么是台资、要么是日资。这一方面因为上海政府从来就比较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日本人和台湾人都在上海有庞大的圈子,比较容易形成连锁零售需要的产业链上下游能力。而日本人、台湾人在北京都要少很多。5、由于产业链环境的差距,两地政策环境的不同,后来在北京要想达到连锁零售网络所需要的良性运行,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都需要大很多、很多。所以,到现在还没形成强势的连锁零售业态。但这不意味着永远都会这样。
■网友的回复
问题的提出,源自于用户体验。即—— 对比上海、广州便利店的优秀用户体验,感到 北京24小时便利店缺乏带来的不便。SO!答案的关键不是是否24小时,而是 缘何 北京没有 上海、广州那样:产品、环境、服务、营业时间、门店规划等方面,或更小到活动文案策划等方面,用户体验优秀的便利店。
上海 广州这样“红火”的便利店 多是 7-11、全家等。北京虽然也有7-11等,但为何有不同的用户体验?
7-11的华南区上海和广州的是“统一超商”在做的,是统一100%控股的子公司,和台湾等一样,几乎完全复制。它们在亚洲的发展以日本、台湾等地开始,伴随都市化进程为满足这一过程中人之所需而生并逐渐完善。甚至在日本和台湾,“便利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日剧中男女主角在便利店邂逅的桥段长演不衰。便利店内整洁、干净、无臭味(茶叶蛋和关东煮的味道反而成为便利店的标志),货品摆放也很整洁,环境明亮 甚至和咖啡文化结合 便利店加几张桌椅 就city cafe了。店员很多都是年轻人,进门“欢迎光临”喊的倍儿亮,伴随着年轻人适度的服务热情。
而北京、天津的是“柒拾一北京有限公司”在做,现在在北京有100多家店,这家公司是711与王府井百货、中糖合作的,店面比较少。而其他的本土连锁便利店也大多“小卖部化”。看过相关连锁加盟的启事,大多是“小家庭作坊”化,即一家两到三人加盟,大妈收钱,儿子搬货……也许,北京的便利店“小卖部化”是本土城市在 都市化(现代化)过程中有“特色”的 市场与地方保护政策 体现。
所以,如果说产品链这些太复杂很难改变,那么真正要学的是便利店用户体验的品质。
PS .NHK有部纪录片 叫 上海便利店之争 链接一个 : 上海便利店之争
上还有很多便利店的问题,大概是大家走出去看了世界,然后回头开始反思自己,这也许就是改变的开始。
■网友的回复
北京人在上海。。。这点感触颇多,个人认为两个因素,第一是区域概念,北京我家住天通苑(物美、BHG、家乐福),老婆家在金宝街(法宝),大型超市虽然要步行15分钟左右,但品类齐全,通常也提供免费停车,周末就买齐了;来上海后没开车,从东昌路坐地铁好久找到一家卜蜂莲花,买了几样东西发现太重,又买了辆自行车,专门用来拉东西回去(为啥不打车?进去前就看了不好打)第二是收入水平,普遍感觉北京一说低收入者,赚2-3K的人不少,而上海听到的普遍是3-5K,不知道是否错觉,老实说自己生活工作的圈子收入会高些,所以这些也都是零散收集感觉到的收入差距。。。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挺疑惑的,都曾传言上海人斤斤计较,自己隐约也有这样的概念。这次来上海工作,感觉上海本地人同事普遍比北京还大方点,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看经济发展水平,单独个人的收入水平都不足以改变这种心态。
■网友的回复
怒答。当年在北京,想买瓶水喝,愣是逛了半天。-------------------------------------------------------------------便利店又不是只在晚上开,平时路上买水,饿了买吃的,临时急用买日用品的,甚至交水电煤,付手机账单,上班闷了进去逛一圈皆可。便利店是一个大网,承载了很多功能啊。楼上那些说晚上不出门的,喜欢吃小吃神马的,都是北方人吧。便利店的精华,正在便利两字啊。是不是通宵开倒在其次。还有,上海的便利店已经是日系(全家,罗森,7-11)占主流了,完全不是老大妈那种概念,跟一般的小超市有质的不同。
■网友的回复
我觉得以下原因 我想说6个观点 1 北京胡同小吃很多,推车摆摊比比皆是,不像上海大家都在便利店里排队买包子 吃腻了又腻了。我在北京的时候每天换着样的吃,晚上回家路过还有面条啥的 。现在在上海只能去买包子和饭团2 上海生活节奏略快于北京 上海上班下班时间高峰很多 基本除了中午那段都是高峰。北京基本只有2个高峰,人流比较集中。上海半夜回家的很多,北京如果看到半夜才往家走的,不是迷路的就是堵车堵得3 上海外资比北京略多,常驻外国人比较喜欢便利店模式,又因为很多外国企业来,便利店也就追随而来。慢慢扩大 。慢慢外企的职员也都习惯便利店了4 北京比较分区域,CBD国贸,西二旗,中关村,四环 三环 等等 都是商圈模式较重 分工明确,房价也都会根据几环几环来打听。上海不同,到处都有圈,四处有人上班,张江很几种,但是还有漕河泾有紫竹有新江湾,都很分散,北京西二旗中关村 加上上帝也不过2-3站。所以便利店也比较好规划位置。上海就是满街都是。5 中山西路宜山路这2一个十字路口已经开了5个全家了哦 只是全家哦亲 请问这条有什么意义么 。。6 UP主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数数!!
推荐阅读
- 为啥一个男生在同性中很受欢迎,对异性却很冷漠
- 为啥会时常感觉躁动不安
- 出国的姨父及其家人为啥会有这样的性格和行为
- 如果能重来,为啥不选杜甫
- 没有信仰的人为啥也会做善事
- 寝室丢东西为啥自己慌乱。?
- 为啥在看了比身边人多许多的书与感悟之后 还是不会说话?
- 为啥有的人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并愿意大声叫你名字
- 请问搭叔去哪里了微信为啥一直没有更新我是他的铁粉,谢谢!
- 为啥说激光脱毛让毛囊坏死,却又在脱毛期间最好不要刮胡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