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杂志“无添加”争议中获4亿融资 简爱酸奶砸钱做品控( 二 )


简爱方面称 , 目前 , 简爱年销量已经是刚起步的57倍 , 在精品超市、天猫以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渠道 , 已经成为销量第一的低温酸奶品牌 。
然而 , 在享受“无添加”带来的红利时 , 简爱也陷入了品质争议中 。 据了解 , 简爱酸奶一直以“无添加”和“其他没了”为卖点 , 并将“其他没了”申请注册为商标 。
针对简爱“其他没了”宣传语 , 有知乎网友称 , 简爱商品详情页曾展示安赛蜜、甜蜜素等添加剂的检测报告 , 检测结果为“未检出” 。 但“未检出”不等同于“无添加” , 因此在商品介绍上 , 不能直接用“无添加” 。
对此 , 简爱回应称:“在提出高端无添加酸奶产品理念时 , 市场上并没有同类预包装食品在售 , 因此将‘其他没了’申请注册为商标 。 一直以来 , 简爱从未隐藏‘其他没了’为商标的事实 , 这也是简爱对‘无添加’酸奶的承诺 。 ”
“‘无添加’本身就是一个伪科学概念 , 酸奶的好坏与是否使用添加剂没有关系 , 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 酸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奶源的优劣、蛋白质的高低以及生牛乳制成酸奶的时间间隔等因素 。 ”朱丹蓬表示 。
不过 , 资本市场却对此表示看好 。 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说:“我们非常认可简爱主打的‘无添加‘、‘无糖低糖’产品理念以及简爱团队的丰富经验 , 简爱创始人夏海通是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的乳业老兵 , 他的核心团队成员也都有丰富的研发、生产和渠道经验 。 ”
此外 , 王华东表示:“中国乳制品市场巨大 , 单常温奶在中国就有近2000亿元的年市场规模 。 目前国内的低温酸奶和鲜奶增速都很快 , 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 ”
20世纪80年代 , 酸奶开始工业化 。 近年来 , 我国酸奶市场每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 , 增长率领跑全球 。 数据显示 , 2017年中国酸奶行业市场规模达1192亿元 , 同比增长18% 。 2018年 , 我国低温酸奶市场销售额达378亿元 , 同比增长10.9% , 预计2020年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08亿元 。
奶源地不详成隐患
虽然迅速走红的简爱已经开始布局上游供应链 , 但被乳企视为“命根子”的奶源地仍然是简爱“不能说的秘密” 。
在简爱官网的视频介绍中提及了关于奶源和工厂:“历经392天 , 走遍41个牧场 , 终于找到符合标准的好奶源 。 ”不过 , 简爱并未披露具体奶源地 。
对于具体的奶源地地址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联系采访了简爱 , 但截至发稿 , 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 , 奶源对于生产酸奶的乳企意味着核心竞争力 , 没有奶源会产生竞争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 。
近年来 , 国内多家乳企不断加大资本的引入 , 通过自建、收购、增资等方式加大在奶源方面的布局 。 目前光明乳业已经实现100%拒绝收购散奶 , 蒙牛和伊利的规模化奶源占比均超过90% 。 三元股份、燕塘乳业、辉山乳业、麦趣尔等众多区域性乳企也都在积极发力奶源基地建设 。
“‘得奶源者得天下’一直是近年来各大乳企信奉的箴言 。 ”业内人士分析称 , 因为优质的奶源可以保证大量高品质原奶的产出 , 保证乳制品成品的优质品质 。 如果奶源不行 , 那么无论制造工艺再怎么好也是没用的 , 如果没有自控大规模奶源 , 就等于丧失了主动权 。
麦星投资董事总经理郑重认为 , 之前中国乳品行业在产销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分配方面做得不足 。 分散的上游原奶供应商在面对下游品牌商时缺乏议价能力 , 议价低 , 在进口国外奶粉对本地收购生鲜乳的双重冲击下 , 中国乳业呈现出“奶荒-过剩”的周期性特征 , 导致上游养殖水平低 , 缺乏竞争力 。
快消品零售专家鲍跃忠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简爱作为一个创新品牌 , 现在能够重视“工厂+牧场一体化”模式 , 对其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 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定是上游供应链 , 所以 , 如何把整体的供应链能力 , 包括上游的供应商能力和本身的生产能力打造好 , 是简爱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