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助华为:三大赛道的崛起与困境( 三 )
2016年2月 , 中信资本为首的中国财团以19亿美元联合收购美国的豪威科技 , 这是一家专业开发高度集成CMOS影像技术的芯片企业 。2019年8月 , A股公司韦尔股份从中国财团处把豪威科技买了过来 。 当然 , 韦尔和豪威的整合早在此之前就开始了 。 韦尔的董事长 , 虞仁荣在2018年5月就已经担任了豪威科技的董事长 。韦尔股份并购了豪威科技以后 , 豪威的财务变化是立竿见影 , 2016年亏损21.37亿元 , 2017年 , 被中国收购一年后 , 扭亏为盈利5109万元 , 2018年开始协同经营后 , 实际利润跃升到2.65亿 , 2019年达到10.8亿 ,在靓丽的财务表现的背后 , 产品力上升的也很快 。2018年10月 , 豪威发布了0.9微米 , 2400万像素的新图像传感器 , 此时三星和索尼已经发布了0.8微米 , 4800万像素传感器;2019年6月 , 豪威紧追索尼 , 发布了0.8微米 , 4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今年4月底 , 豪威又发布了业内目前仅有的一款 0.7 微米小像素 ,6400 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 , 如果量产成功 , 这将是历史上索尼第一次在cmos领域被超越 。除了技术 , 更重要的是豪威科技在市场上开始快速和华为开始整合 , 2018年 , 华为走向高端机的关键一战华为mate 20中 , 主摄像头传感器依旧是老大索尼的 , 豪威科技则供应800万像素长焦镜头 。在目前的手机厂商中 , 华为无疑是对光学创新最下本钱的了 。华为的高端机型P40 , 后置摄像头数量达到了5个 , 中端机型Nova 7 , 前置摄像头都实现了3200万像素 。 这背后是华为对整个手机拍照体系研发 , 而已经坐稳华为摄像头二供的豪威 , 无疑是搭上了这列飞驰的列车 。圣邦股份 , 则是搭上了电源管理芯片的快车 。 电源管理芯片在手机中担负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职责 , 可以说是手机能耗分配的后勤管 。 随着手机里面精密的零件越来越多 , 加上快充的普及 , 电源管理芯片数量和价值也水涨船高 , 一部高端手机能达到10美元的价值 , 整个市场更是250亿美金以上 。这个市场 , 以前主要是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占据超过1/5的份额 , 紧随其后的也是、亚德诺(ADI)、美信(Maxim)、英飞凌等国外巨头 。 现在华为mate 30、 p40 的快充电源芯片供应商里 , 都出现了圣邦股份的身影 。 圣邦的电源管理芯片 , 也在2019年创下了接近60%的增长 。卓胜微、唯捷创芯等小弟 , 则是跟着海思组队刷起了射频芯片的任务 。射频芯片 , 长期以来号称国产技术最难突破点 , 是决定手机信号好不好的关键 , 也是美国在芯片领域控制最牢固的领域 。 华为P40在外媒拆机中仅存的几颗美国芯片就是射频前端芯片 。 总的来说 , 美国的三大厂(博通、思佳讯、科沃) , 加上日本的村田基本上把这个接近200亿的市场吃干榨净 。
另一方面 , 射频芯片也是5G升级的最大受益者 。 这一点在过往的历史中看的非常清楚 , 因为每一代通信技术升级都意味着要支持更多的频段 , 所以射频芯片从也2G时代的0.9美金 , 一路水涨船高到现在的超过10美金 。整个全功能的射频芯片 , 虽然还不得不外购村田 , 以及使用美国三大的存货 , 但是射频上的功能模块 , 还是有不少突破 。 卓胜微就在射频开关上取得了进展 , 去年营收刷下了163%的高增长 , 比过往三年赚的都多 。 唯捷创芯不但有华为支持 , 联发科也将功率放大器研发交予它研究 , 并且主动入股 。可以说 , 在海思大哥的带领下 , 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俨然组成了分工明确的军团 , 如同狼群一般开始向美国统治的各类芯片山头发起冲锋 , 其中最需要拿出来单独说的 , 就是存储芯片了 。03. 存储:国家意志下起跑的双子星存储分为DRAM(内存芯片)和 NAND (闪存芯片) , 拿手机举例 , 一部入门版的iPhone 11 , 就配置了4GB DRAM(运行内存)和 64 GB NAND(闪存) 。存储芯片相对CPU而言技术难度不算太大 , 关键在于工艺设计、流程优化 , 从而带来成本优势 。 因此 , 不同于其他芯片的设计、代工分离 , 存储芯片往往是IDM模式 , 即设计、制造一体化 。 国际巨头三星、海力士、美光都是如此 。无论DRAM还是NAND , 国内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几乎为0 。 而两组双子星战队正在寻求突破:“合肥长鑫+兆易创新”挑战DRAM领域 , “长江存储+紫光集团”挑战NAND领域 。
合肥长鑫的牵头人是前中芯国际CEO王宁国 。 他在中芯国际就职时就主导过代工DRAM , 市场份额一度高达30% 。 但随着技术授权方奇梦达的破产 , 以及台积电的诉讼影响 , 2009年不得不宣布退出DRAM市场 。 2016年 , 王宁国来到合肥 , 并在合肥政府的支持下 , 重启了DRAM 。合肥长鑫的投资规划大约1500亿 , 主要资金来源是合肥城投 。 有钱、有人的合肥长鑫 , 还需要技术 。 而兆易创新正好映入眼帘 。 兆易创新主要产品是小众的存储芯片Nor Flash , 技术还是有的 。 它曾试图收购世界第八大DRAM 商ISSI , 但被外部阻挠未成 。 因此 , 在做大DRAM的梦想支持下 , 合肥长鑫和兆易创新在2017年正式牵手 。而在兆易创新的技术之外 , 合肥长鑫还挖到了一份宝藏 。 已经破产的DRAM龙头奇梦达 , 其专利几经辗转后卖给了合肥长鑫 , 这其中包含一千多万份有关DRAM的技术文件及2.8TB数据 。 这既是长鑫研发最基本的技术来源 , 也规避了以后遭遇美光等国际巨头的专利战 。2018年 , 王宁国辞职 , CEO的大棒交给了兆易创新的CEO朱一明 。 两代半导体人 , 至此完成了交接 。 2019年10月 , 合肥长鑫发布了量产的19nm工艺、8GB DDR4规格内存条 , 在B站等数码测评区引起了一番好评 。而产能方面 , 长鑫第一期投资约为72亿美元 , 预计满载产能有12.5万片晶圆/月 。 尽管离三星等巨头单月130万片的产量 , 还有较大差距 , 但能有突破 , 实属不易 。 而在NAND领域 , 长江存储和紫光集团也有了业务突破 。NAND领域 , 也亿三星、东芝、美光公司为主 。 在2015年时 , 紫光集团希望采用“买买买”的模式 , 介入NAND:入股全球第二大硬盘生产商西部数据15%股份、160亿收购台湾三家封装测试厂商 , 甚至对美国仅存的存储公司美光 , 提出了230亿美金的收购计划 。这个金额是此前中美最大并购案的三倍 , 震惊全美 , WSJ更是直接评论:收购美光 , 这是中国日益增长的超越组装电子产品、成为真正科技大国雄心的直接体现 。紫光的梦很大 , 但碎得也很快 。 这些收购计划先后遭遇美国、台湾相关监管机构的否决 。 买不到 , 就只能自己下场干了 。 2016年12月 , 紫光集团与半导体大基金、湖北国芯和湖北省科投共同出资386亿元设立了长江控股 , 紫光控股约51% 。 钱有了 , 但技术追赶却并不容易 , 频频遭遇研发一代落后两代的窘境 。比如长江存储成立7个月后 , 32层3D NAND测试芯片设计完成 。 但是 , 一个月前 , 三星64层3D NAND就已经官宣量产了 。 第二年 , 长江存储实现了64层NAND的流片 , 但是一个月前 , 三星的96层又实现了量产 。 总在屁股后面跟着跑 , 显然是没指望的 。 于是 , 长江存储做出了个大胆决定:制造上 , 跳过32层 , 直接量产64层;设计上 , 跳过96层 , 直接设计128层 。跨越式的贴身追赶 , 不管是赔是赚 , 总有还有些市场和机会 。那么 , 长江存储的64层产品 , 即使是在2020年量产 , 也是落后三星2年的产品 , 还能有机会吗?机会还真的出现了 。由于各个NAND巨头在2018年的64层 NAND上投入了太多资本金扩产 , 导致芯片价格在2019年大幅下跌 , 行业运营利润也从2018年的接近40%直接跌到了0 , 这逼迫各方都决定收手: 削减2019年资本开支 , 并降低了2020年的新增产能预期 。
推荐阅读
- 小虎种植课堂|西瓜高产栽培技术,科学管理技巧,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
- 海报新闻客户端|失而复得暖人心 诸城民警帮助群众找回救命款
- 最悲惨情境?外资预测 华为最后恐终止手机部门
- 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
- 英国:正评估美国新规影响,然后再考虑是否用华为
- 华为或迂回采购台积电芯片?联发科:我不是,我没有
- 给大家说一个比华为更厉害的公司,专利全球第三
- 突然反转!全球通讯巨头宣布采购华为5G设备
- 华为Mate 40首发!麒麟1000由台积电代工:5nm工..
- “中国芯”回归A股!受美国制裁难当华为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