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历时7个月、以大数据为核 保险欺诈迎监管重拳出击( 二 )


据业内人士介绍 , 大数据就是通过分析和挖掘全量的非抽样的数据辅助决策 。 若将其应用在反保险欺诈工作的开展上 , 就是通过多平台信息的共享 , 来实现更加全面的核保 , 以及对出险后进行相关信息的深入了解 。
“有心脏病史的投保人正常情况下很难就相关险种进行投保 , 因为出险率非常高 , 如果通过各种手段证明其为完全健康的状态 , 则后续很容易导致保险公司利润受损 。 而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之后 , 对投保人的长期病史、相关诊断、药物使用情况等一目了然 , 短期内的数据造假将很快被识破 。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如是说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也坦言 , 保险诈骗其实与行业中部分数据没有共享是有关系的 , 有的投保人在一家保险公司出现欺诈行为之后 , 即便是被发现 , 也可能会换另一家机构继续类似的行为 。 而大数据中心强调的就是信息共享 ,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降低保险公司识别和防范保险诈骗的成本 。 同时 , 在信息能够共享的基础上 , 技术方面提前发现的概率也能够进一步提高 。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反欺诈工作是适应当前保险业发展形势和欺诈风险变化趋势的必要手段 , 也有助于各保险公司落实主体责任 , 提高承保理赔数据质量 , 提升欺诈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 。
数据应用难点仍存
针对《通知》中的要求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中国银保信已正式发布了大数据反保险欺诈工作手册 , 表示将于每年1月、7月上旬 , 通过各地保险行业协会互联专线服务器 , 将车险疑似欺诈线索、农险疑似欺诈线索、《意健险疑似欺诈线索筛查需求表》、《线索筛查情况反馈表》、《年度工作成效统计表》一并发送至各地保险行业协会 , 要求各地保险行业协会进行集中筛查、自行筛查和辅助筛查 。
虽然大数据技术确实能为反保险诈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便利 ,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 , 具体工作的落实中也难点仍存 , 任重道远 。
朱俊生表示 , 首先 , 保险行业在基础设施上还要进一步加强 , 比如说信息的共享和查询 , 单家公司是很难实现的 , 只能依靠行业的力量 。 其次 , 从各家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 , 过去主要集中于粗放式的发展 , 相对关注市场 。 因此 , 对保险欺诈的关注度尚不够高 , 而随着未来整个市场向高质量发展 , 管理更加精细化 , 反欺诈的投入和关注度也必然要提高 。 此外 , 进一步做好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消费者教育 , 以及反保险欺诈的教育 , 也同样重要 。
陈嘉宁也指出 , 当前保险机构数量众多 , 各家采用的系统不尽相同 , 想要完成行业数据的开放和整合 , 以及实现信息共享仍然需要多方的努力 。 他认为 , 前期或是在监管和政策的要求下试点并逐步推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