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谨防“作秀” 多地领导干部为农副产品“代言”引关注
多地领导干部为农副产品“代言”自带流量引关注
官员直播带货谨防“作秀”
● 疫情期间,全国上万间蔬菜大棚瞬间变成了直播间,各地方官员纷纷开启直播带货模式 。 这种形式补上了传统农产品营销的短板,带货效果非常明显
● 部分领导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出现了流量注水、销量造假、大搞摊派等现象 。 这些自欺欺人的浮夸作秀行为,背离了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成了一种出风头、讲排场的新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官员直播带货,“播”的是自身担当,“带”的是政府公信 。 消费者为官员推销的产品买单,更多的是对领导干部身份的信任 。 官员直播带货一旦“翻车”,不仅降低产品声誉,影响官员形象,更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希望走进直播间的每一位官员都能“牢记使命”
□ 本报采访人员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秦华民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各地虽然经济在逐渐恢复,但是尚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许多地区的农产品还存在滞销的情况,于是各地官员纷纷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力推当地农产品 。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县长为代表的许多政府官员纷纷为农副产品“代言”,成为百姓眼中的“带货员”,有官员还登上微博热搜 。 但随着这股热潮逐渐降温,有些地方开始出昏招,比如陕西省城固县公开发文,要求全县帮扶干部在“县长直播带货”活动中购买不少于50元的农产品 。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当地已承认错误并致歉 。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徳水看来,官员直播带货是一种个性化、短时间的行为,只能够刺激某几个品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政府应该从普惠性、实际性等角度出台相关措施,切实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地方官走进直播间
带货效果非常明显
3月2日,安徽省砀山县县长陶广宏走进网络直播间 。 “砀山酥梨皮儿薄,掉到地上找不着 。 ”陶广宏一边吃着酥梨,一边为全国网友在线带货 。 活动期间,他的直播间涌入60万名消费者,当天店铺销量高达2.7万余单,售出近14万斤砀山酥梨,为受疫情影响而滞销的砀山酥梨打开了销路 。
不止砀山,浙江衢州、广东徐闻、湖北恩施……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从办公室走进了各大网络平台的直播间,推销当地农副产品 。
模仿“网红达人”李佳琦、泪涕交织吃辣椒、演唱网红歌曲《南山南》……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地方官员化身“网红主播”,一改往日正襟危坐的严肃形象,用“网言网语”带货,称粉丝为“宝宝”“老铁”,一边互动聊天,一边试吃推介,为特色农产品“代言”,促进新零售消费热潮 。
对此,中国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全国上万间蔬菜大棚瞬间变成了直播间 。 各地方官员和网红纷纷带货,让直播成为了“新农活”,也让农产品销售找到了新出路 。 这种形式补上了传统农产品营销的短板,带货效果非常明显 。
从网红、大V直播带货到县官直播带货、官方发文倡导地厅级官员主动为地方特产代言,中国电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各界参与网络直播带货,其中包括越来越多的官员参与其中,对于网络经济的繁荣具有示范意义,表明地方政府也把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作为自己政绩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正确履行作为政府官员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这将对更多政府官员参与网络直播领域,并通过直播带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分析认为,政府官员介入还会带动其它一些措施的跟进,比如地方上为配合网络直播带货而进行地方经济政策调整,出台相应配套措施,甚至对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会进行调整,使其更符合网络直播经济发展 。 这种情况肯定有利于促进网络直播经济的发展,促进其向持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
王四新认为,这种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产生联动效应,“比如数据产业,因为直播多了,数据积累也就多了 。 同时,直播带货涉及生产物流等各个方面,相应配套措施的出台也会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 。
“官员直播带货是一种新的促进经济的方式,一方面体现了当地政府及其官员对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官员利用自身影响力带动当地品牌的推广和商品的销售 。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们对官员的刻板印象,让老百姓对政府官员有更多的亲切感,提升政府官员的形象 。 ”庄徳水说,政府官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利用好直播带货这个平台,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个平台,不要把直播带货变成一个作秀的平台,应该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情 。
庄德水指出,官员直播带货是以政府信用为依托,在直播前应对品牌和产品等进行深入了解,不要被伪劣假冒产品所蒙蔽,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安全 。 如果出问题的话,不仅企业的声誉会受损,政府的声誉也会受损 。
直播带货变官员秀
滋生新型形式主义
5月9日,陕西省城固县县长直播带货火了,带火这一话题的不是惊人的销量,而是“要求全县帮扶干部最低消费50元”的一纸通知,以及随之而来的官方道歉——“通知中的要求是错误的” 。
据媒体报道,西部某负责电子商务业务的基层干部吐槽,近期直播带货火爆,他忙得不亦乐乎——领导干部动辄找他要网红、要流量,让他推荐直播服务平台 。 “领导讲面子,直播带货时观众一定要多,销量一定要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网红或‘大号’蹭流量,以至于现在网红和流量平台生意火爆,直播一场接着一场,相关收费也水涨船高 。 ”
为了直播时的流量和销量好看,一些地方可谓费尽心思 。 有的地方专门发文搞摊派,不仅让党员干部当观众,还规定“最低消费额”;有的地方“亏本赚吆喝”,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搞促销,只管流量、销量好看,不管这笔买卖划不划算;还有的地方搞“二次签约”“虚假下单”,把已完成的交易在直播时再演练一遍,或下单之后再退单……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组织大量水军,在领导直播带货时高唱个人赞歌,营造“刷屏”的氛围 。 不管领导在直播间的表现如何,一律高呼“领导好亲民”;不管领导相貌如何,一致高呼“领导好帅”,在网络平台上赤裸裸地秀“下限” 。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官员的政绩观出现了问题 。 有的官员为了政绩和点击率,背离了官员直播的初衷 。 有些领导干部还没有适应这种新传播方式的特点,依然沿用官场思维和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做直播 。 官员应该把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政府公关的附加产品,作为展现当地产品特色的机会,而不应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认为观看人数少就没有面子 。 ”庄德水说 。
在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看来,目前出现的某些官员直播带货作出的强制性规定等现象,已经导致官员直播带货的初衷发生了异化,违背或者扭曲了原先的发展方向 。 “这些不好的现象会给当地的基层公务员带来很多额外负担,甚至可能走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对这种现象应及时遏制,不能让这种风气蔓延下去 。 ”
“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本身不是问题 。 但如果超过合理的程度,官员带货就变成了作秀,甚至为了提升自己的政绩,对流量、粉丝数量等数据造假,使其成为一种恶性竞争 。 这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使领导干部没法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会使群众对于党政干部的印象大打折扣 。 ”宋伟说 。
官员带货乱象丛生
必须明确商业边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进行严厉打击,有效改善了党风政风,提升了干部形象 。 但部分领导干部将直播间当成秀场,出现了流量注水、销量造假、大搞摊派等现象 。 这些自欺欺人的浮夸作秀行为,背离了为民办实事的初衷,成了一种出风头、讲排场的新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在反‘四风’的过程中,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得到了很好的遏制,因为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从发现到惩处都比较容易,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识别起来比较复杂和隐蔽 。 ”宋伟分析说,少数领导干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没有深刻认识,本身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能力不足,一旦有机会就盲目地追求政绩,很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未来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即精准识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露头就要打,抓住典型就要惩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消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庄德水认为,某些官员还存在特权观念,不务实、不求实,只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同时,许多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官员,喜欢把这种行为披上光鲜的外衣,以求博得社会公众的关注 。
“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只能尽可能地遏制 。 ”对此,庄德水建议,首先应从深处改变官员已有的特权观念,其次要让官员的权力受到更多的监督和制约,第三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 。
针对官员直播带货的问题,有评论称直播带货必须明确商业边界,有必要对领导干部作出准入限制 。 原则上,领导干部“带货”需要经过报备,不能随意接受企业邀请,更不能参与相关营销活动 。 而且,“带货对象”应仅限于当地因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产生滞销的特色产品,例如农产品 。
在刘德良看来,应淡化官员直播带货的现象,除非这位官员本身就是名人,或者粉丝量比较大,否则官员直播带货就是作秀 。 如果官员要参与直播带货的话,应该针对特定地区、特定行业,而不涉及特定企业或商品的服务,否则可能会让官员参与直播带货的公益行为成为一种商业行为 。 官员由于身份的特殊性,最好不要随便参与具有盈利性的活动 。 总的来说,官员参与直播带货形式大于本身,不应对其促进网红经济良性发展有过多的期望 。
对于防止出现官员给私人带货现象,庄德水建议引入社会监督机制 。 在直播结束后,应该明确公布商品的目录以及生产企业的情况等 。 从长远来看,政府应以“互联网+”的思维,把直播的平台作为宣传本地特色产品的窗口 。 政府也可以将其打造成为类似于政务App的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官方直播市场,这样更有利于对各个地区的产品进行宣传,形成更好的市场效应 。
【法制日报谨防“作秀” 多地领导干部为农副产品“代言”引关注】有专家指出,官员直播带货,“播”的是自身担当,“带”的是政府公信 。 消费者为官员推销的产品买单,更多的是对领导干部身份的信任 。 官员直播带货一旦“翻车”,不仅降低产品声誉,影响官员形象,更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希望走进直播间的每一位官员都能“牢记使命” 。
推荐阅读
- 百亿富豪遇“麻烦”,相中老牌百货,举牌后遭警示,恐添变数?
- 疫情冲击经济,第一个“破产”的国家出现!今年5次调查自华产品
- 美国用“核试验”来恫吓中国“核裁军”,那是赤裸裸的核讹诈
- “泡芙消极事件”引关注,Curse:大家都不ping人,除非特别恶心
- 云顶日报0516 史上最“短命”套路?炸弹人惨遭热修
- 三国杀:卡牌是否应该“界限突破”?且看这版「界闪电」设计如何
- 这3个星座爱得忠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用情至深断绝“暧昧”
- 又一位“埃梅里”,巴黎青训小将崭露头角
- “神童”将加入NBA发展联盟?未来的中国男篮,强敌恐不止日本!
- 江疏影时髦穿搭合辑,好看到犯规,想“红”并不难!你爱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