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汴梁哥北宋联金灭辽为什么竟然把自己也给灭了呢?( 二 )
(二)反复无常
1119年正月 , 徽宗再三考虑之后 , 决定遣朝议大夫赵有开等使金 。 三月 , 间谍奏报契丹与金修好 , 徽宗君臣立即命使团留登州勿行 。 1120年二月 , 闻知金兵攻占辽上京的消息后 , 徽宗又遣赵良嗣等为使 , 以买马名义出使金国 。 1121年二月 , 由于国内方腊起义 , 且与金交涉燕云过程中出现了差池 , 徽宗对盟约又生悔意 。
(三)外交失礼
1118年 , 北宋首次遣使出使金国 , 但使者却是两个级别很低且无全权的官员 , 也不携带国书 , 仅口传诏意 。 1119年 , 赵有开出使金国 , 赵良嗣认为应以对等国家相待 , 用国书礼 。 赵有开却认为:“女真酋长仅为一节度使 , 世受契丹封爵 , 常慕中朝 , 不得臣属 。 朝廷何必过为尊崇?只用诏书足矣 。 ”徽宗从之 。 1120年 , 赵良嗣使金 , 仍然以买马为名 , 不带国书 , 只携御笔诏书 , 偷偷摸摸 , 不敢光大示人 。 徽宗诏书中言“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 , 意思是把给契丹的岁币转交给金 , 但赵良嗣不明底细 , 在谈判中只愿给阿骨打银帛三十万两匹(给契丹的岁币为五十万两匹) , 使金国倍感不悦 , 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 即宋人不够实诚 , 与宋廷打交道时 , 只有拼命挤兑 , 或横加威胁 , 才能从宋朝获得最大利益 , 由此宋廷在日后与金人交往时大吃其苦 。
本文插图
(四)态度卑微
宋廷联金之初 , 以天朝上国自居 , 赵有开对金的态度即代表着北宋君臣的普遍看法 。 然而当金人攻占辽上京之后 , 徽宗即对金态度大转 , 这从其与金主的御笔手诏中即可看出 。 御笔上有简单的几句话:“据燕京并所管州城 , 原是汉地 , 若许复旧 , 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 , 可往计议 。 虽无国信 , 谅不妄言 。 ”
双方原是平等商议共图灭辽 , 燕京原本是汉地 , 何须谈“若许”二字?且更不该允诺“将来自与契丹银绢转交” , 是宋金间的第一个协议 , 宋朝就自认了供纳岁币的屈辱条件 。 联金灭辽之策变成了求金灭辽 , 把谈判的主动权拱手让与金人 , 唯金人是从 , 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 。
(五)军事失误
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三月 , 辽天祚帝逃入夹山 , 辽燕京留守耶律淳自立为帝 , 建立北辽 。 宋军借机对燕京发动了进攻 。 全权负责此次军事行动的童贯离京前 , 宋徽宗授予他上、中、下三策:“如燕人悦而服之 , 因复旧疆 , 策之上也;如耶律淳能纳款称藩 , 策之中也;如燕人未即悦服 , 即按兵巡边 , 全师而回 , 策之下也 。 ”企图通过大军压境之声势 , 兵不血刃降服燕京 。 童贯到前线后 , 将皇帝的意思传达诸将 。 决战前夕 , 宋军主将种师道还命令全军:“燕人 , 吾民也 , 若王师力能接纳 , 自来归附 。 但坚壁为备 , 其必有内变 , 切不可妄杀一人 。 ”宋军本无战斗准备 , 又为上峰严令所节制 , 不知如何应敌 。 等到种师道传令接战 , 由于已失机宜 , 终于为辽兵所败 。 更为可笑的是 , 由于童贯有令“不许妄杀一人” , 故及两军对垒 , 宋军竟不敢施放箭石 , 任人杀戮 。 史载宋军此次大败“自雄州之南 , 莫州之北 , 塘泊之间 , 及雄州之西 , 保州、真定府、定州一带 , 死尸相枕藉 , 不可胜计” 。
本文插图
三、联金灭辽政策失误的的原因及影响
(一)联金灭辽政策失误的原因
【大宋汴梁哥北宋联金灭辽为什么竟然把自己也给灭了呢?】
北宋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而致命的失误 , 一方面是其君臣素质的原因 。 参与谋划联金灭辽政策的王黼、蔡京、童贯之辈 , 皆是被后世称为“六贼”的大奸大恶之人 。 此等奸臣恶吏 , 只以取悦君王为能事 , 于国家社稷不管不顾 。 加上此辈并无处事长远之眼光 , 因而交涉过程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 , 处处以蝇头微利为导向 , 时而中断谈判 , 时而又重启和议 。 徽宗虽昏而不庸 , 但却好大喜功 , 贪图享乐 , 慌于政事 , 信用奸佞 , 至国事日非 , 天怨人怒 。
推荐阅读
- 万史不辞|被遗忘的北宋名将,为国拓边二千里,使北宋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
- 冷炮历史|暴风雨前奏:靖康之变前夕的北宋出访金国使团
- 时拾史事|大宋朋友圈 | 怼人王和种放掐了起来
- 山东|933年历史!山东济南发现罕见大型北宋石刻画像
- 弹历史|原创 金庸笔下的丐帮,为何最早出现在北宋?答案:北宋有那样的条件
- 记录时间的人|你知道吗?北宋王朝居然有四个首都!
- 夜读史书|狄青之后北宋无名将?此人存在感很低,功绩在狄青之上
- 沙场秋点兵|为何美国武将没有怨言?原来晋升之路安排得好!,美国和北宋都搞崇文抑武
- 不明山人|原创 宋宁宗:大宋之怂,至此臻于极矣
- 轻骑校尉|宋金合作灭辽,同时金国也为北宋挖好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