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俱乐部“爸爸、妈妈,回家吧,好不好”,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是社会痛点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能够陪伴在孩子身边是最简单也是最能让人满足的小幸福 , 但在国内 , 留守儿童的数量却多达5800万 。
由于父母在外务工 , 很多孩子一年到头都难得见到父母 , 一家人最长的团聚时间是春节 , 除此之外不是特殊的事基本上难得回家一趟 。
农村地区的主要常住人口包括老人和小孩 , 在农村少有年轻一代愿意待在这 , 但外出务工的生活也未必好过 , 为了养家糊口 , 大人们留下年幼的孩子给家中长辈照料 , 自己离开农村到城市谋生 。 长时间缺乏陪伴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缺失 , 但对父母的想念却是真 。

妈咪俱乐部“爸爸、妈妈,回家吧,好不好”,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是社会痛点
本文插图

一位留守儿童的妈妈就因为女儿在视频里的呼唤催泪欲下 , 值此春节家人经历了一段常时间的相聚 , 离开的时候女儿比往年更舍不得妈妈走 。
在几天后的视频中女儿就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好想你 , 你什么时候再回来” 。 那一夜女孩的妈妈整晚没睡 , 想着是否有可能顺利解决上学问题 , 这样把孩子带在身边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
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大多如此 , 父母心中的痛往往是现实的无奈 。 孩子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 , 多由祖辈进行照顾 , 这种养育方式也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亲子分离”和“隔代教养”的特征 。

妈咪俱乐部“爸爸、妈妈,回家吧,好不好”,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是社会痛点
本文插图

留守儿童问题依旧是社会痛点
据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 , 其中57.2%是父母一方外出 , 42.8%父母同时外出 。 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都是隔代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 这一数据占比79.7% , 另亲戚朋友照看的有13% 。
解决留守儿童最简单的两个方式 , 父母不外出打工 , 或将孩子带在身边 , 一直以来这都是国家、社会在做的事 , 但一切还在路上 , 一切还需要时间 。
城市是资源集中区 , 天然的优势导致年轻一代更愿意往城市走 , 农民工随迁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留守儿童 , 但即便专门学校再建也是杯水车薪 , 农村儿童在城市上学难的问题导致更多的农村家庭只能把孩子留在农村家中 。
其次是将父母留在家中的尝试 , 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利用互联网+发掘农村的新增长点就是这一方向的具体举措努力 , 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留在农村家中 , 农村地区不再是毫无就业和创造财富机会的地方 , 只有这样才能留得住人 。
亲子分离、隔代教育对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
根据《2019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调查 , 通过对农村非留守儿童(样本1962份 , 占比27.7%)、农村留守儿童(样本1370份 , 占比19.3%)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样本1999份 , 占比28.2%)的数据进行比较 , 留守情况对儿童的亲子互动以及教育方式产生的影响明显 。 潜在影响包括心理发展、行为养成以及社会化过程的差异 。
亲子互动内容上 , 与孩子聊兴趣内容的情况留守儿童低于非留守、远低于随迁子女;互动形式上 , 拥抱抚摸的情况 , 留守非留守都低于随迁家庭 。
数据表明留守家庭的亲子互动缺乏内容性 ,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空间造成的障碍 , 导致亲子之间的交流缺乏生活共同的平台 。
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话题匮乏普遍 , “吃饭了没”、“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 , 由于缺乏生活的交际 , 交流也会变得困难 , 这并非对孩子爱的减少 , 而是客观关系的疏离造成的尴尬 。
在教育方式上 , 三类家庭的差异同样明显 , 留守家庭父母与孩子讨论学习难以开展 , 了解孩子的信息程度低 。 对此中国劳工关系学院叶鹏飞认为 ,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制度重设 , 教育资源倾斜 , 为农村儿童教育和照顾提供更好的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