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委员眼里的医疗改革:“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
2020年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计民生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挑战 。 如今 , 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两手抓的新形势下 , 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将如何针对“后疫情”时代的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 值得全社会关注 。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今年将向两会提交五份提案 , 包括创新药研发和审批体制改革、医疗信息化和智能化、传染病多种防治机制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创新、科创发展等重要话题 。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唯一的全国政协委员 , 沈南鹏深谙科技创新、数字化升级和信息化应用对于医疗健康企业和机构的重要意义 , 他今年有三份提案重点聚焦在这个领域 , 倡导推动建设“医药强国” 。 沈南鹏在这些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需要不断优化医药创新土壤 , 为进一步加强新药研发转化提供政策支持 , 推动建设“医药强国”;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 在医疗资源投入上要“软硬兼施” , 利用好数字化、信息化 , 提升中国医疗整体供给能力;对中国感染科系的应急能力建设需要提高到战略高度 , 实现防疫能力常态化 , 建设分布式传染病报告数据共享网络 。
沈南鹏委员尤为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 连续三年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 在今年的两份提案中 , 他分别建议:第一 , 开展香港地区跨境数字稳定币 , 以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的中日韩跨境支付结算网络为基础 , 将香港建设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二 , 通过建设科创枢纽帮助香港重塑转型 ,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
优化创新土壤建设医药强国
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 , 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 。 在医药强国战略指导下 , 新药“供得上、用得起”是升级药品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 。
提案指出 ,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总体发展良好 , 新药尤其是“救命药”上市速度明显加快 , 但在新药研发转化和患者可及性方面 , 有些问题亟待突破:第一 , 新药审批效能仍受制于人员数量和经验不足 , 预算承压不利于队伍稳定和专业性提升;第二 , 医保对医药创新的激励引导不足 , 当前医保集采推动药品大幅降价 , 短期内虽可惠及患者 , 但长期需考虑创新药企的研发积极性 , “做好药 , 好回报”的机制仍需完善 。
提案认为 , 以政策改革推动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入市全程加速 , 激发药品创新活力 , 增加创新药可及性 , 切实解决人民的医疗用药需求 , 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向 。 因此 , 着力点需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 为审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投入保障 , 引入专家资源支持药审人员培训 , 包括稳定投入 , 扩充药审中心人员队伍 , 提升药审整体专业能力和效能;落实专家咨询委员会机制 , 建立境外审评专家咨询渠道 , 争取加入国际药品认证合作组织(PIC/S) , 就新药临床试验、创新药审批、优先审评等建立常态化咨询渠道 , 整合国内外药审专家资源 , 强化对药审人员的培训 。
第二 , 优化招采规则 , 合理确定医保谈判价格 , 包括合理规划药品降幅 。 在加快清出“低质、无效”药品、进一步促进仿制药降价的同时 , 建议考虑药品实际生产成本 , 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针对创新药 , 建议充分考虑药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 , 给予一定的降价保护 , 以保护创新积极性;探索药品准入由“邀约制”向“申报制”转换 , 加快创新药进入医保 。 建议新药上市后 , 企业无需等待医保谈判时间窗口即可进行医保申请 , 实现“企业滚动申请、医保滚动评审、目录时时更新” , 使患者尽早用上临床价值显著的新药 。
推动医疗信息化、智能化升级 , 全面提升医疗软实力
健康中国战略主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 。 要解决医疗资源长期不均衡问题、建设人人共建共享的健康中国 , 需要我们着力提高医疗信息化、智能化程度 。
【沈南鹏委员眼里的医疗改革:“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提案认为 , 我国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加速 , 具体表现在:第一 , 传统医疗资源投入“重硬轻软” , 信息化短板严重制约医疗整体供给能力提升;医疗信息化便民惠民基础较差 , “信息孤岛”阻碍优质医疗的公平可及;医疗AI的审批创新相较市场发展和国际实践仍显不足 , 数字医疗工具的监管环境仍待优化 。
提案指出 , 健康医疗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刚需 , 以政策驱动新技术落地 , 有利于加快解决医疗领域深层矛盾 。 目前中国在医疗AI领域发展强劲 , 是加速升级医疗健康智能化、抢占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机遇期 。 因此 , 提案建议:
第一 , 推动国家层面的个人健康档案系统建设 , 为医学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构筑数据基础 , 包括有序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库的跨地域互联互通 , 逐步汇集居民公卫、检验检测、就医转诊等医疗健康信息 , 构建全民个人健康档案(PHR)体系;参考国外医疗电子数据交换法案 , 监管机构可加速针对健康信息管控立法 , 对健康/医疗的隐私管理设立标准 。
第二 , 深化医疗器械审评改革 ,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 包括探索建立AI专项通道 。 参照FDA经验 , 探讨建立AI医疗器械专项加速审批通道的可行性 , 支持更多面向C端用户的健康类/医疗服务类产品的注册申请;优化审批流程 , 适应AI快速迭代特性 , 研究提出审评新标准 , 如认可使用历史数据评价AI医疗器械效能 , 整体缩短企业数据收集周期 , 加速产品上市 。
第三 , 试点部分收费项目、开发医疗AI产品责任险 , 促进临床应用和普及 , 包括推动医保、物价对医疗AI的政策明朗化 , 探索出台包括医疗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增适宜医疗技术收费目录 , 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 , 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诊断、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鼓励商业保险开发覆盖医疗AI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责任险以分担风险 , 参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经验 , 为企业补贴保费 , 激发医疗机构使用AI产品服务的积极性 。
第四 , 支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信息化升级 , 引入专业机构助力AI医疗审批 , 包括吸纳高水平技术公司参与支持PHR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工作;鼓励专业第三方、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等在AI医疗审批中提供智力支持 , 推进AI产品和衍生服务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从战略高度统筹提升感染科系应急能力
传染病防治、报告流程在我国不同医院里以传染科、公卫科或医务处等来承担 , 新冠疫情早期 , 感染防控意识、应急能力的短板暴露 , 如何加强感染科系系统建设 , 避免不可预知的重大疫情造成疫灾后果 , 已刻不容缓 。
提案认为 , 目前国家传染病应急系统存在四大瓶颈 , 亟待突破:第一 , “以医养防”观念下 , 感染科人财物缺乏动力保障 , 硬件投入严重不足 , 科系医生薪酬显著低于同业水平;第二 , 院感防控准备不足 , 预警干预技术手段偏弱 , 造成医患传染、疫情反复的挑战;第三 , 医疗公共卫生平战转换系统薄弱 , 突发应急医疗储备不足 , 传染病预防缺乏平战转换思维和制度、能力储备;第四 , 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存在信息“肠梗阻” , 直报系统受多重干扰导致疫情预警系统失灵 。
推荐阅读
- 在直男的眼里,女生头发的“长短”,区别真有这么大吗?
- 钟茂初委员:不良自媒体敲诈企业严重影响经营
- 李学林委员:用苦干实干诠释脱贫攻坚精神
- 新华网甘霖委员:建立消费投诉公示制度补齐消费维权短板
- 我省代表委员在会场热议
- 如何限制演员高片酬?政协委员冯远征提出新思路
-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资本市场可从三方面发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 宋鑫委员:全国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的建筑,其中1亿平方米可以采用清洁供暖
- 美绘乡村 范迪安委员与中央美院教授共话建设小康社会
- 消费甘霖委员:建立消费公示制度补齐消费维权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