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媒体娱乐化」的逆向思考
【尼尔·波兹曼「媒体娱乐化」的逆向思考】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媒体娱乐化」的逆向思考
本文插图
自从1985年尼尔·波兹曼的著作《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出版之后 , 再到2004年著名译者章艳将其翻译为中文《娱乐至死》 , 「娱乐至死」这个词汇 , 在当下的大众媒体、学术界、商业界流传甚广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本书的影响力力越来越大 。 然而 , 对于这尼尔·波兹曼的误解也越来越多——很多人纷纷从《娱乐至死》这本书中寻找论点、论据 , 来剖析所谓的「娱乐有害」 。
其中不乏生搬硬套、浅尝辄止之举 。 最终导致很多人望文生义 , 对于「娱乐至死」的理解至只能停留在「浮萍沙地」的浅层维度 。
比如 , 市面上对于《娱乐至死》一书的最普遍的解读就是:
人们会用「娱乐的」、「单向度的」、「肤浅的」方式去认识世界;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 , 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 一切公共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变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其实是对尼尔·波兹曼的误读 , 更是对「娱乐」的误读 。 时至今日 , 重新理解「娱乐至死」的本质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
要想深入研究一个事物 , 不仅要研究这个事物的本身 , 还要考察这个事物所处的环境 。
「娱乐至死」这个命题也不例外 , 我们只有深入考察它的诞生背景以及其主客观的环境 , 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和意义 。
尤其是最近10年的中国 , 我们的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长 , 这背后当然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 但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繁荣」也促使着我们对于金钱和娱乐生活逐渐走向一种赫胥尼的「美丽新世界式的」乌托邦幻想 。
针对这种现象 , 学术界与商业界纷纷站出来猛烈抨击 。 其中 , 存在着很多对「娱乐至死」命题过于泛化和无条件运用的现象 ,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浮躁与学术浮躁的表现 。
重新关注「娱乐至死」 , 重点并不在于「怎么批判娱乐」 , 而在于这一命题对于我们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感悟以及现实世界的警醒 。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
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 越容易被观众接受和欣赏 。这几乎是媒体行业的一项铁律 。
按照这样的逻辑 , 我们可以将视野聚焦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身上 。 当时 , 美国的媒体行业掀起了改革浪潮 , 使得政府放松了媒体行业的控制 , 也就是由市场来调节 。
这场改革意味着 , 美国媒体行业管理在指导思想上的市场化和政策天平 , 开始由「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的倾斜 。 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媒介的受众从公民变为消费者 。 由此 , 传统媒体很快就走上了"市场为王”的发展道路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为了获得注意力, 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 媒体常常以追求受众群的最大化为目标 , 在内容选择和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的倾向 。
回头再看 , 我们的抖音、快手、微博等媒体 , 也正是沿着这个“老路子”不断前进 , 哪怕其背后由算法驱动的「千人千面」系统 , 也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设计的 。
大多数人都满意、都接受的意识形态 , 恰恰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 就媒体而言 , 为了提高收视率 , 不得不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前提下表现出媚俗取宠的倾向 。
再往深一点层次考虑 , 近年来 , 各行各业都逐渐将经济效益作为考量、评定其业绩好坏的指标 , 尤其是媒体和娱乐行业 。
作为一个商业组织 ,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 势必会客户和广告份额的最大化 , 而这最终会触及到人性方面的问题 。 这里就存在一个「格雷欣法则」的现象 , 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
推荐阅读
- 墨黑纸白|摆地摊日赚4000买奥迪奖励自己?有些媒体需要理性
- 赛柏蓝新媒体|20亿大品种,恒瑞、扬子江同时上市
- 医联媒体TB|运动能降血压?推荐这4种运动,高血压患者不妨一试
- 趣头条|纯电动宝马 M5 正在开发 马力或达上千匹
- 浙报融媒体|杭州市儿童医院新医疗综合楼落成 专家提供义诊服务
- 阿克塞县融媒体中心|阿克塞县迎来今年首次户外徒步越野活动
- 医联媒体TB|心脏不好怎么办?这3种食物要忌口,心脏也会“感激”你
- 馅儿双鱼|"对不起,我后悔这样做了"写给做自媒体的自己一封信
- 医联媒体TB|想防癌?或可多吃这4种食物,癌细胞见你都会“绕道走”
- 字媒体|我们整理了全网又野又沙雕的表情包,保证让你一秒笑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