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征南中、唐朝打南诏,都败于这个

文/陈峰韬面对疾病 , 每个人都会感到脆弱 。 大疫猛如虎 , 古代卫生、医疗条件低下 , 传染性疾病往往酿成灾难 , 而每当爆发大规模战争 , 瘟疫也似乎总是如影随形 。 在古代战争史上 , 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往往影响战局 , 甚至扭转了胜败……王莽征南中、唐朝打南诏,都败于这个
一、可怕的西南瘴疫:战胜王莽十万大军古代交通不便 , 瘟疫具有地理上的隔绝性 , 一地之人不熟悉另一地的风土气候 , 经常会因为范围转移 , 而产生疫情 。 古代北方人都认为南方有瘴气 , 特别是西南地区森林茂密 , 湿气滋长 , 那里的“瘴气”令很多北方人谈虎色变 。 当年诸葛亮南中伐孟获 , 也曾在泸水一带中过“瘴疫” , 传说诸葛亮迅速找到了灵丹妙药 , 才克制住了瘴气 。 但这只不过是《三国演义》的虚构 。 事实上 , 针对这种瘴疫 , 古代基本上没有什么专门药物 。 据《蜀鉴》卷九注引《益州记》记载:“泸水源出曲罗 , 东下三百里 , 两峰有杀气 。 ”北魏郦道元考察西南 , 指出“时有瘴气 , 三、四月迳之必死” , 诸葛亮选择“五月渡泸”(《三国志·诸葛亮传》) , 是提前做了调查准备 , 躲开了瘴疫最严重的月份 。王莽征南中、唐朝打南诏,都败于这个
▌七擒孟获 明万历十九年《全像三国演义》内页版画当然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对瘴疫应对裕如 。 同样是发生在西南的战争 , 王莽的惨败便是个反面案例 。西汉末年 , 王莽篡政后胡作非为 , 削去西南蛮夷鉤町王的王爵 , 降封为侯 , 此举引发了西南夷与汉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 。 王莽调集大军 , 由平蛮将军冯茂率领 , 进攻牂牁郡(今贵州贵阳一带) 。 这场战争从公元12年打到公元15年 , 两军大战三年 , 汉兵中了西南的瘴气 , 死者多达十分之七 , 巴蜀一带都被西南夷骚扰得不得安生 。 王莽大怒 , 杀了冯茂 , 又从天水、陇西骑兵南下 , 与巴蜀当地的军队联兵 , 总人数达到十余万人 , 由将军廉丹率领 , 再度进攻西南 。王莽的一厢情愿又犯了大错 , 巴蜀的士兵临近南中 , 尚且无法适应那里的瘴疫 , 这次又调来西北的士兵 , 真可谓“千里送人头” 。 据《汉书·西南夷列传》载 , 廉丹率大军到达 , “始至 , 颇斩首数千 , 其后军粮前后不相及 , 士卒饥疫 , 三岁余死者数万 。 ”战斗力剧减的汉军无法维持 , 这场仗也就不了了之 。王莽征南中、唐朝打南诏,都败于这个
▌王莽不尊重事实 , 强行“逆天而为”的愚蠢行动 , 并不因时代转换而停止 。 唐朝玄宗时代 , 王莽的惨剧又上演了一次 。 这次的主角 , 仍是西南的瘴疫 。唐玄宗派兵进攻不臣服的南诏 , 先后派鲜于仲通、李宓 , 前后两次进攻南诏 , 唐军两次调集的兵力达到二十万人 。 但由于居中主持者杨国忠不谙大事 , 战备工作没有充分的针对性 , 所遣之兵都是中原人 , 对西南要命的瘴气毫无准备 。 因此 , 虽然唐军两次都打到了南诏都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下 , 却都因为饱受瘴疫之苦 , 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降 , 结果被南诏军战败 , 二十万人死亡者达到十之八九 , 比例可谓相当惊人 。 事后唐朝官方总结这两场战争 , 把瘴疫列为失败的首要因素 , 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载 , “然于土风不便 , 瘴疫之所伤 , 馈饷之所乏 , 物故者十八九 。 凡举二十万众 , 弃之死地 , 只轮不还 。 ”二、赤壁之战中 , 曹军败给了血吸虫病?三国赤壁之战作为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 , 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 。 孙刘联军以弱势兵力打败曹操数十万大军 , 三国鼎立的局面由此诞生 。 由于《三国演义》的流传 , 大多数人对于这场战争最熟知的细节是孙刘联军以“火攻计”打败曹操主力 , 这一广为流传的说法无形中夸大了孙刘联军的战斗力 , 而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王莽征南中、唐朝打南诏,都败于这个
▌连环画《赤壁之战》张令涛 张之凡 绘打败曹操大军的不是火 , 而是无影无形的疾病 。 曹操后来给孙权写信时 , 自己提到了赤壁之战的败因 , 他说当时军中疾疫横行 , 吏士死者将近一半 , 兵无战力 , 这才烧船自退 。 《三国志》诸传都有类似的证据 , 如《武帝纪》载:“……于是大疫 , 吏士多死者 , 乃引军还 。 ”《吴主传》也提到:“公烧其余船引退 , 士卒饥疫 , 死者大半 。 ”这些记载都言及曹操大军当年疫情严重的情况 。那么曹军得了什么疫病呢?近年来有学者分析 , 曹操大军多是北方人 , 对南方的一些地区的寄生虫没有免疫力 。 特别是盛行于湖南湖北的血吸虫病 , 曹军几乎从没有接触过 。 曹军到达湖北时是秋末 , 士兵们活动的区域又在大江之滨 , 感染可能性极大 , 故而这场疫情很可能就是血吸虫病 。当然 , 我们不能否定孙刘联军强硬反击曹军的功劳 。 然而细观当时的情形 , 双方只稍微接触了几阵 , 孙刘联军取得的小胜 , 远不足以改变战争大局 , 而曹军十几万人却轻易退兵 , 不能不说其中另有缘故 。 “血吸虫病”虽没有足够的考古学证据支撑 , 但疫情对曹军的影响 , 却不比孙刘联军的威力小 。无独有偶 , 三国时期另一场大战 , 也被寄生虫病提前终结 。 据《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 , 公元253年 , 东吴诸葛恪率军二十万北伐曹魏 , 当时魏军在淮南兵少 , 诸葛恪得意洋洋地以优势兵力包围新城 , 散漫地打了一个月的攻城战斗 。 诸葛恪原本制定的是围城打援之计 , 准备引诱魏军前来救新城 , 不料没引来敌军 , 却引来了瘟神 。 当时天气暑热 , 大概是河水中有了寄生虫 , 吴军士兵喝水之后迅速引发瘟疫 。这场大疫造成吴军大半染病 , 军营中到处都是死尸 , 或者病得奄奄一息的垂死之人 。 官员们向诸葛恪报告染病人员一天天增多 , 诸葛恪只好撤军 。 魏军闻讯发兵来攻 , 吴军沿路又被追杀不少 。 可以说 , 这真是上天断送了诸葛恪的北伐前程 。三、建康城:扛得住硬攻 , 却挨不过瘟疫疫情的爆发 , 首要条件是人员密集 。 古代经常爆发一些惨烈的攻城战斗 , 守城者一方被长期锁闭于城墙之内 , 由于营养缺乏或是个体生病 , 极易牵蔓传染 , 形成大疫 。 南北朝发生在建康的围城之战 , 便是一例 。南北朝时 , 梁朝爆发了侯景之乱 。 侯景叛军以数万之众围困建康台城(今江苏南京市) 。 叛军从太清二年九月(公元548年) , 一直围到太清三年三月(公元549年) , 整整打了六个月 。建康城是东晋南朝以来两百三十多年的首都 , 城防设施完善 , 所以虽然兵力不多 , 却一直能够坚守 。 叛军打破了外城 , 城内守军在名将羊侃的指挥下 , 仍然退居台城宫城 , 就是不投降 。 侯景动用了各种当时最先进的攻城器械 , 战死士兵无数 , 也没打破城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