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二 )
本文插图
滩头年画:《老鼠嫁女》图
本文插图
滩头年画:《西湖借伞》图
文学创作不止简单地缝合 , 它需要升华 , 需要高度 , 对作者来说 , 要做的是如何技巧地将这些元素在叙事中不动声色地予以融入 , 从而让读者深层次地了解滩头的纸文化 。 创作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的目的就是以另一种手法推介该项目 , 这是创作非遗类长篇小说最重要的特征 。
长篇小说的创作 , 人物是第一要素 。 滩头年画众多资料中 , 只有一个人物 , 那就是绰号“王猴子”的王东元 , 这个人还只是一个传说 , 这就意味着小说中所有的人物都要塑造 。 若用众多市井人物围绕滩头年画编织叙说一个故事 , 不管这个故事铺设得有多巧妙 , 作品总会失掉一些厚重感 。 滩头曾流传香粉纸上贡给慈禧太后的说法 , 我借此塑造了一个生产香粉纸贡品的名商巨贾 , 其生意通达三江四海 , 坐拥广厦华堂 , 利用上贡香粉纸之机 , 将滩头年画带入宫廷 , 从而引起朝廷对滩头年画的垂青 , 下旨遴选滩头年画为贡品 , 以致众多商家为争夺选贡头筹 , 三年三次选贡 , 官府民间为此丢了五条性命 。 “王猴子”这个人物在滩头年画商贾中的地位有如神灵 , 是不能或缺的 , 作品中我把他塑造成菩萨 , 这就更添了其在年画商心中的神秘 。 这样 , 小说的历史厚重感便出来了 。
滩头人打小面对自家的门神像、厨房的灶神像 , 年画文化开始启蒙他们的心智 , 代代相传 , 形成了他们对年画的独有认知 。 在创作过程中 , 这些必须得以在小说中表现出来 , 让读者感觉到滩头人身上独有的文化特质 。 滩头人对纸文化的认知是潜移默化式的 , 小说的表现手法应该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口语、生活环境 , 唯有如此 , 才能促进小说创作的发展和完美 。 好在我的家乡距滩头不到二十里 , 自小就感受滩头年画的吉祥民俗 , 小说创作起来则得心应手 , 驾轻就熟 。
创作《滩京府》的目的是让读者透过小说了解年画 , 透过年画了解历史 。 《滩京府》叙说了滩头年画的发展缩影 , 也记录了灵气逼人的楚南民俗 。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 非遗|“六·一”打卡十笏园!快乐节日 别样风景
- 非遗市|有序引入非遗市集、文创市集等创意“地摊”,激发旅游活力
- 福山|【海南非遗知多少】福山咖啡焙炒技艺——在一杯福山咖啡中品鉴非遗味道
- 中国非遗美食TB|这道美食连皇帝都偏爱,吃一口满嘴留香
- 非遗|每天,可以到潍坊十笏园打卡!从早玩到晚的那种……
- stdolly|茶马古道上的古村落,拥有中国最美拍摄点,还有彝族非遗民俗文化
- 『』细品湖北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是否有你家乡的味道?
- 信息时报90后女生传承广彩非遗,传统手艺“玩”出新创意
- 龙潭古镇龙潭古镇,土家非遗摆手舞,跳出酉阳文化盛宴
- 星空头条益阳赫山区“非遗”文化精彩亮相2020中国旅游日湖南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