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滩京府》立体书封
2019年11月 , 耗时两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滩京府》得以在湖南文艺出版社以其原创品牌“大风”书系出版 , 小说叙述国家级非遗项目滩头木版年画的制作和兴盛突起 , 是国内首部滩头年画题材的长篇小说 。
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有别于传统历史小说 。 传统历史小说写一个完整的朝代兴衰 , 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人物权力斗争的过程 , 它由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的故事 , 小说的架构非常宏大 , 而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则围绕该项目的发展历程及历史影响 , 小人物在该项目中的历史作用有限 。 可以说 , 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的创作 , 作者的视角完全移位历史民间 。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滩京府》平面封面图
毋庸置疑 , 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斑斓的地方风俗 。 滩头镇 , 位于邵阳隆回县东南隅 , 三条清溪穿镇而过 , 冲击出一片沙滩 , 始称“楚南滩镇” , 后改称滩头镇 。 这里民风淳朴 , 地势丘陵起伏 , 漫山楠竹 , 素有“楠竹之乡”的美称 。 又因东汉纸的发明者蔡伦的家乡耒阳距滩头甚近 , 古时同属楚南之地 , 造纸之术很自然便流入滩头镇 。 元朝时期 , 滩头镇的土纸、色纸、粉纸已颇有名气 。 当地百姓信奉神灵 , 故花纸、纸马畅行 。 到明末清初 , 有个叫王东元的秀才 , 绰号“王猴子” , 因逃兵荒 , 携妻儿从长沙来到滩头投亲 。 凭着极具绘画才能的王东元利用当地现有的纸马 , 在上面调配各种颜色 , 于是有了滩头年画的雏形 。 在此基础上 , 他历经数载 , 终于成功制作出了滩头木版年画 , 创作出《秦叔宝·尉迟恭》《麒麟送子》等数十种年画产品 , 成功地利用当地贩运土纸、色纸的商贩将年画推销到黔滇粤等地方 。 所以 , 滩头年画有彻底的草根性和湘楚地方特征 , 大胆创造 , 不拘一格 。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秦叔宝·尉迟恭》图一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秦叔宝·尉迟恭》 图二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秦叔宝·尉迟恭》图三
滩头“故事的故事”——非遗项目类长篇小说创作谈
本文插图

滩头年 画:《麒麟送子 》图
据《宝庆府志》记载 , 清同治国丧期间 , 曾明令“禁止滩头花纸印行” , 滩头年画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 又因当地有一种天然矿物质 , 有商家生产出了一种可以美容的香粉纸 , 一度被列为贡品 , 专门上贡给慈禧太后等后宫佳丽用 。 当时的滩头 , 一度流传过“莫说滩头口岸小 , 四十八个码头钱米流”的美称 , 因而被誉称为“纸都” , 又称“滩京府” 。 由此可以看出 , 滩头的繁华市场乃纸业支撑 , 它的文化就是纸文化 , 而纸文化又尤以年画为最 。 古时人们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祈福祈财的愿望在过年中表现得尤为强烈 , 年画自然而然便成了最重要的吉祥民俗 , 这是滩头年画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 它独具审美价值 , 每张年画都造型丰富 , 生动传神 , 且极具精神内涵 。 更重要的一点 , 色彩斑斓的年画 , 红出了正宗的中国年 , 迎合了国人的祈福纳吉的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