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奇书《超限战》,现在中美都在苦心研究它
当代奇书《超限战》 , 准确预言2年后的911事件 , 现在中美都在苦心研究它鲁晓芙 , 财经作家 , 旅居欧洲 , 以荷比卢为基地 , 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 , 不了解欧洲 , 有时候 , 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在看到李登辉对我三军演习和导弹试射 , 敢放‘不必怕’大话 , 而对台湾股市暴跌却心急如焚 , 迅速调资金救股市 , 以及请求美国派航空母舰对我施压的情况后 , 我们感到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 , 防止台独和应付强敌干预的办法”“因为股价要是下跌 , 人们可能就不会把票投给中国不喜欢的李登辉 。 《超限战》作者王湘穗说:“这不仅仅是夺取台湾这一座岛屿” 。“那时候我们军人就已经意识到 , 战争的目标 , 已经不同了” 。
1996年台海危机催生的奇书 , 《超限战》写作本书的动机 , 缘起于一次世人瞩目的军事演习…其时东南沿海风声日紧 , 海峡两岸剑拔弩张 , 连美国人的两支航母特混编队 , 也远道赶来凑热闹 , 一时间山雨欲来 , 军情紧迫 , 使人顿生“眼中形势胸中策”之慨 , 于是我们决定写一本书 。这段文字出自乔良与王湘穗所合著的《超限战》后记 , 这本在21年前 , 探讨当时的中国该如何“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军事理论著作 , 原来催生自1996年的台海导弹危机 。
《超限战》的两位作者当时都在福建参加军事演习 , 这场军演是针对台湾地区首次总统大选而来 , 因为中国政府担心李登辉当选后 , 可能让台湾的事实上独立 , 问题正式浮上台面 。王湘穗后来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中表示 , 他当时发现 , 李登辉真正担心的好像不是落入台海的导弹 , 而是中国军演对台湾股市的影响 。两人也在书中提到 , “在看到李登辉对我三军演习和导弹试射敢放‘不必怕’大话 , 而对台湾股市暴跌却心急如焚 , 迅速调资金救股市 , 以及请求美国派航空母舰对我施压的情况后 , 我们感到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 , 防止台独和应付强敌干预的办法”因为股价要是下跌 , 人们可能就不会把票投给中国不喜欢的李登辉 。 王湘穗说:“这不仅仅是夺取台湾这一座岛屿” 。“那时候我们军人就已经意识到 , 战争的目标已经不同” 。
▲1996年中国试射导弹 , 爆发第三次台海危机 ,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派出尼米兹号和独立号航空母舰 , 巡逻台湾海峡 。当时还是空军大校的王湘穗 , 跟在演习中结识、同为空军大校的乔良 , 3年后合写了《超限战》一书 , 一本探讨弱国如何在贸易、经济、技术、心理等各层面 , 击败强国的军事理论著作 。两人也将美国 , 视为中国的长期对手 , 甚至认为美国会出手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高度重视最让人惊讶的是 , 这本书虽然是为中国出谋献策 , 却也引发了美国学界与军方的高度关注 , 最终招来了一位危险的忠实读者 , 曾将特朗普送进白宫、并且一度担任白宫策略长的巴农 。
▲曾是特朗普心腹 , 被称为白宫“黑武士”的前白宫策略长巴农 。巴农高度推崇《超限战》一书 , 甚至认为是克劳塞维奇以来最重要的一本军事著作 。 不过《超限战》对巴农来说 , 其最主要的价值不在于拓展军事眼界 , 而是这本书就是“中国正不择手段想要弱化、甚至摧毁美国”的铁证 。巴农曾在《南华早报》的专访中指出 , 《超限战》让他看懂了中国对美国发动的信息战与经济战 , 巴农的想法 , 与向来认为美国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太过软弱的特朗普恰好合拍 , 鏖战数年的美中贸易争端 , 可说正是由此而来 。
▲美国总统和他的军师巴农 。或者说 , 《超限战》一书 , 最终招来了强敌美国的“超限战” 。如果从“超限战”的定义来看 , “超越一切界线 , 并且符合胜率 , 去组合各种胜利手段” , 目前的美国确实在对中国打一场“超限战” 。 而且美国的胜算可能更大 , 因为乔良与王湘穗当初设想的是弱国如何击败一个强国 , 但如今美国却是以强国之姿要遏止中国崛起 , 虽然乔良与王湘穗都不赞同美国对中国展开“超限战” 。乔良认为美国的衰退 , 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 但他们却把责任归咎于中国 , 因为他们以“过时的帝国主义观点” , 来判断中国 。乔良指出 , 美国应该凭借竞争力与更好的体制 , 保持超级大国地位 , 而不是制造障碍来拖累竞争对手 , “所有超级强权被取代时 , 都只是因为变得更弱 , 而不会消失” , “像是苏联解体后 , 俄罗斯依旧存在” 。作者王湘穗则认为 。 巴农确实看懂了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 , 瞭解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 不一定是军事上的 , 但要说“中国希望与美国发动一场全面战争” , 根本是太简化书中主张 , 不是作者的本意 , 作者本意其实是不希望中美之间爆发全面战争 。美国出版 , 封面引起争议作者王湘穗还抱怨 , 《超限战》的某个英文版 , 竟然用了一张2001年9月11日宾拉登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照片 , 还下了一个糟糕的副标题:中国摧毁美国的总体计划 。
推荐阅读
- 明星的“独居”生活,和当代年轻人有多少关系?
- 艺术品市场观察|“画卷·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云翔新媒体数字艺术展开幕
- 当代作家|冯新生 :泰州,重在品味
- 当代年轻人生存现状:合租太吵,独居太贵
- 小刺猬的马铃薯|“后浪”的呐喊,是为当代教育者敲响的警钟!
-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迷恋古风?
- 中国应该取消高考英语考试吗?需要改革吗?
- 中国地形图中的“悟空拜师”
- “后浪”婚恋报告520发布
- 当代小学生写作文有多糊弄?语文老师已被气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