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网红经济学家做基金经理“不及格” 前海开源权益类公募精品难寻

节前公募一季报披露完毕 , 内地基金公司2020年座次初见端倪:因刘格菘效应而进步神速的广发基金 , 规模排名已从上季末的第10位升至第6位;但是也有基金公司首季规模和排名双双退步 , 例如前海开源基金 。
Wind资讯数据显示 , 截至一季度末 , 前海开源的公募资产规模约为570.4亿份 , 其在同类的140家公司中排在第53位;对比去年四季度末 , 彼时公司的公募资产规模约为635.3亿份 , 在全部基金公司中排在第46位 。 固然退步的原因林林总总 , 但是权益类产品的集体哑火则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 《红周刊(博客,微博)》采访人员统计发现 , 除去极个别产品外 , 公司多数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平平 , 甚至开年迄今业绩为负 。
受到业绩乏善可陈的影响 , 公司部分主动权益类产品首季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地缩水 , 而这或许又导致了基金经理操作受限 , 因为他们要预留一部分现金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大额赎回 。 同时 , 或许是受到昔日发展分级等创新型产品的影响 , 前海开源的各类主题型袖珍公募数量众多 , 公司利用自有的多行业产品就可以自组FOF了 。
但是 , 在公募行业逐渐热衷打造精品化爆款的时下 , 前海开源仍旧推崇这种注重数量的粗放式产品路线是否有些过时了呢?迄今权益类阵营中唯一的爆款优质成长年内净值增长率仅2.79% 。
明星基金经理遭遇滑铁卢
前海开源基金规模不增反减
从公司的产品结构来看 , 就产品数量来说 , 前海开源的股债翘翘板明显偏向权益一方 。 Wind资讯显示 , 公司旗下现有53只混合型基金和18只股票型基金 , 同时公司的货基和债基的合计数量约为17只 。
具体从细分种类的缩水来看:受到收益率锐减的影响 , 公司缩水最多的产品是前海开源货币 , 今年一季度末的规模为110.31亿元 , 较去年末缩水34.17亿元 。 而在权益类阵营中 , 优质成长、清洁能源和前海开源鼎裕3只产品一季度末的缩水规模均超过了10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优质成长和清洁能源的现任基金经理均为邱杰 。 天天基金网资料显示 , 作为公司执行投资部总监和研究部负责人 , 他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长已经接近5年半 , 最佳任职回报超过100% 。 但是他今年的业绩却颇为惨淡:截至5月14日收盘 , 他管理的10只产品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仅约1.57% , 其中单独管理的产品有7只 , 平均净值增长率仅约0.88% 。
就优质成长和清洁能源两只基金来说 , 两者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只有0.68%和-2.51% , 首季规模分别缩水了12亿元和17.94亿元 。 我们以优质成长为例 , 其今年一季度主要重仓了传媒、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用电器、商业贸易和食品饮料等行业 , 然而受到疫情传导带来的影响 , 可选消费在二级市场短期的配置价值降低 , 同时地产、传媒、商贸等诸多行业都遭遇短期重挫 , 这也体现在了该基金的重仓股上 , 十大重仓中吉利汽车、金地集团(600383,股吧)、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等三只重仓标的 , 开年迄今股价下跌幅度均超过了10% 。
迷你主题类产品成公司“累赘”
前海开源亟待打造权益类精品
部分源于当初着力发展分级类基金的结果 , 潮退后前海开源留下一地鸡毛 。 Wind资讯显示 , 目前该公司旗下的主题类公募琳琅满目 , 具体包括了一带一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各类主题 。
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 , 知名基金分析师常玏表示:“主题基金是同质化背景下 , 公募基金寻找特色化的尝试 , 是公募期待在行情来时给予更多交易者获得超额收益 , 基金管理者获得更多关注和规模的一种战略考虑 。 ”但是 , 在今年的结构性市场行情下 , 上述主题显然与二级市场抗疫的主题并不相符 , 公司的多类主题产品市场表现滑落谷底就在意料之中了 。
首当其冲的就是沪港深主题 。 疫情间接影响海外市场暴跌 , 港股市场也不能独善其身 , 截至5月14日收盘 , 恒生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下跌了15.47% 。 就前海开源的情况而言 , 公司旗下由史程管理的前海开源股息率50强年内的净值增长率仅约为-15.12%、刘小明管理的沪港深新机遇的净值增长率也仅约为-7.32%……两只产品的共同点就是首季十大重仓皆为清一色的港股;但是从现任的基金经理来看 , 刘小明为任职不到半年的基金经理新人 , 但史程则为权益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