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一位乐视网股民的天上、地狱:持股8年百倍收益,灰飞烟灭仅用11天( 二 )


现在 , 朱仙觉得 , 那一切 , 包括“归来”都已变得毫无意义 。
败在命中注定
朱仙并非没有远离风险的可能 , 但一切似乎又是命中注定 。
因为工作的原因 , 朱仙在大学期间参与网站建设 , 在2005年开始研究互联网 , 他的第一篇研究报告是关于google adsense , 在2006年发表在报刊上 , 同一年他因此进入一家外资风险投资公司工作 。 因为这些原因 , 朱仙对互联网投资一直颇有兴趣 。
2010年9月份 , 朱仙拜访深圳某超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的一位副总裁 , 期间谈到了新股发行和互联网的投资 。
朱仙回忆 , 这位基金公司副总裁当时突然提到有一只新上市的股票叫“乐视网” , 对方大概花了20分钟的时间批评乐视网的上市 , 并强调不会让公司旗下基金买这样有重大瑕疵的股票 。
这是朱仙第一次知道乐视网 。 在此之前 , 虽然朱仙对互联网行业非常关注 , 但他也只是知道诸如六间房、土豆网这样的公司 。
朱仙有些好奇 , 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 , 能够如此“垃圾” , 以致上市能引起基金公司高管的不满 。
回到家中 , 朱仙打开乐视网上市的招股说明书 , 他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 这个机会可能是“反权威”的——就像基金经理拒绝他推荐的包钢稀土一样 。 此前 , 因为长期阅读“****”的缘故 , 他提前布局了包钢稀土 , 待到国内媒体开始报道稀土控制 , 朱仙在包钢稀土上已获利丰厚 。
这里的一个小插曲是 , 当朱仙了解到国外媒体对中国稀土政策可能收紧的报道后 , 认为待国内媒体也开始报道 , 低价机会将会错过 , 他因此在2009年初多次向担任过亚洲某知名投资机构的高管推荐包钢稀土 , 该基金经理直截了当的判断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 , 而之后 , 包钢稀土在24个月的时间内上涨了23倍 。
朱仙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称 , 乐视网名气很小 , 却能够首先盈利的核心原因是 , 乐视网上市时的主营业务根本不是网站 , 乐视用“乐视网”作为上市公司名称这一点导致投资者认为它是一个类似土豆网、优酷网的视频网站 , 但又从常识角度可以判断 , 当时的乐视网几乎没有用户 。
他认为乐视网早期实际是一个手握大量视频版权的SP公司 , SP+版权销售是公司的两大收入来源 , 网站点播业务收入几乎不存在 。 也就是说 , 乐视网在早期主要依赖于运营商的流媒体SP业务进行点播 , SP业务的特点是 , 它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扣钱 , 除了SP业务外 , 乐视网还通过向其他视频网站出售版权来获取版权收入 , 因为早期的乐视网根本称不上互联网公司 , 它的网站几乎没有用户 。
“如果乐视网上市的时候 , 叫乐视版权或许就没有太多人质疑它为何能够在视频行业首先盈利 。 ”朱仙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指出 , 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平治信息的情况 , 在某种程度上与乐视网的早期有点类似 。
的确 , 平治信息在A股上市的时候 , 移动小说阅读行业的一些人士也对此感到惊讶 。 与乐视网类似的是 , 平治信息早期也以B2B业务为主 , 以B2C业务为辅 , 公司通过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开展SP业务来获取付费收入 , 同时 , 和乐视网一样 , 平治信息也大量出售版权给竞争对手 , 以此获得版权收入 。
2016年12月13日 , 平治信息在A股创业板上市成功 , 强化了朱仙对乐视网早期商业逻辑合理性的这一判断 。
在2010年那会 , 朱仙的手机上也曾收到过——“尊敬的客户 , 您好!您已成功订购中国XX视频-精彩15包月(SP)业务 , 15.00元/月 , 详情咨询”等类似短信 。 SP业务在2010年还算是一个暴利行业 , 朱仙当时对此稍有了解 。
“乐视使用乐视网作为上市公司名称 , 只是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 ”朱仙认为 , 传统SP业务公司在2010年已经不可能获得太高的估值 , 乐视公司希望通过上市来发展网站业务 , 有点类似后来的A股公司哪怕只有一点新兴概念业务 , 就把业务占比很小的概念作为上市公司的名称要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