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研究王传奇 | 清康熙、乾隆二朝明史观之比较( 四 )


与之相比 , 乾隆时期的局势则要好得多 。 经过康熙朝的励精图治 , 能够威胁清朝统治的民间反抗势力已经消亡殆尽 , 尤其是曾极大困扰清朝的“反清复明”思想 , 也随着康熙朝的清明统治和时间的延续而逐渐消亡 , 全国已经普遍接受满族统治的现实;而文人思想也经过文字狱、八股取士、考据学术的洗礼而逐渐定型 , 成为新朝的顺民 , 清朝的统治已经安定 。 尤其是随着帝王“君师合一”地位的最终形成 , 帝王思想已经成为天下的共同思想 , 几乎不再有人敢于对帝王言论提出怀疑 , 这些情况使因贬低前朝而引发民族矛盾的可能性基本消失 , 新朝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皇权的神圣性以及说明明朝灭亡的必然性 , 在这种背景下 , 突出前朝皇帝的昏庸无能及其政治黑暗的做法 , 无疑更符合现实政治的需要 。
第三 , 康乾二帝对明史的不同评价 , 亦与清朝的某些政治现实有关 。 清承明制 , 许多制度都与明朝有类似之处 , 但在某些问题上又与明制有很大区别 , 之所以如此 , 除为“推崇清朝‘功德’”、“提高清代王朝政权的权威” , 故不得不刻意贬低明朝帝王政绩外 , 还受到清朝政治中某些现实因素的影响 。 如言官弹劾制度 , 康熙曾对明代制定的这种言官任意弹劾而不受反坐的规定提出反对意见 , 认为这种制度是造成明代士气堕落、政治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 称其“借端生事 , 倾害扰乱 , 深足害政” 。 康熙的这种做法为后代帝王批评前代制度开创了先例 , 雍、乾继位以后 , 随着本朝新问题的出现 , 自然会仿照先人 , 站在本朝立场上批评前代 。 如以传位制度为例 , 明朝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 故明太祖在太子朱标夭亡时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 而未传位给年龄和事功都明显占优势的明成祖朱棣 。 在《御批通鉴辑览》中 , 乾隆称太祖此举为“泥古” , 故应对靖难之役负首责 , 不仅如此 , 他还对依靠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表示支持 , 称“神器当择贤而畀” , 之所以如此 , 与清康、雍、乾三朝王位继承方式有直接关系 。 雍、乾二帝都是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入承大统 。 康熙亲政之初亦曾仿明制 , 于康熙十四年(1675)立胤礽为太子 , 希望借此以重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 , 但30余年后以其有擅权、朋党、弑君、不悌等罪废之 , 其后又发生皇长子胤禔谋夺、皇八子胤禩结党、复立胤礽旋即废黜等事 , 使康熙认识到册立皇太子制度绝非善策 , 遂终生不复议立太子 。 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 , 雍正在“上不豫”、“大渐”的情况下以康熙四子的身份在数日内登基 , 而乾隆亦是以皇四子的身份继承大统 。 为自身及其父亲继位的合法性辩护 , 故乾隆竭力反对嫡长子继承制 , 称“神器当择贤而畀” , 认为国家大权传承当首先考虑才能兼备者而不当仅以年龄为依据;除此之外 , 清朝在限制内阁权力等方面的限制 , 亦是有鉴于明代政治的弊端 , 为加强皇权、防止本朝出现类似的问题而设 。 故为证明本朝在这些制度方面改革的正确性 , 亦必然会站在本朝的立场上 , 对前朝帝王行为和政治制度进行批评 。
信息采集:孙中奇
媒体编辑:雷雨晴
文字编辑:牛 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