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在诗意中寻找灵魂的栖所
□干海兵
好的诗歌能构建起个体生命体验与大众审美经验的通道 , 也能复苏阅读者被俗世所僵化的神经 , 所以 , 在疫情自我隔离的那段时间 , 我正好用这种近似“逃避”的心态来读《在地球的那一边》 。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诗集呢?旅行诗集、地理诗集、遣怀诗集 , 都像 , 又不完全像 。 就诗歌的风格和题材 , 我还是把它列入中国人熟知的山水诗吧 , 地貌风物、人文历史、浮云游踪、赤子情怀 , 都在大山水的文学概念范畴 。
周寿伟的《在地球的那一边》 , 是一本以碎片化剪影映照斑斓心路历程的游踪诗集 , 他以故乡为原点 , 勾勒了奇幻而丰沛的地理图景 , 他游走的每个脚步 , 跳跃着诗思灵动的印痕 。 “摩尔曼斯克不会倒下/伏特加和鱼子酱开拓着/阿廖沙们非凡的胸襟”(《英雄城——摩尔曼斯克》);“罗纳河与索恩河航道开辟后/丝绸之路抵达了里昂/文艺复兴和商业集市一并到来”(《里昂的世界》);“白色的佛塔在北圣山上/四月的泼水节我还没有遇见/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 人们/还没有忘记缅甸的蝴蝶/终将飞回仰光 , 如同雨季到来(《遇见仰光》)” , 以上这些诗歌 , 周寿伟都是以历史的视角切入现实场景 , 再以诗意化的笔触呈现古今变革中人类跌宕的前行足迹和精神追求 。 周寿伟的这些即景咏怀的诗歌 , 并不追求简单的率性表达 , 而是建立在对人文地理独到的诗意理解上的 。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 , 时间和空间并不再成为阻碍诗人远足的难题 , 在现实场景中 , 一山一水的传统诗学意义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 诗人的想象力和解读崭新物象的能力面临着挑战 。 “不知疲倦的雅拉河/恋着远方 , 把整个大陆的财富/运到海边/太平洋(601099,股吧)摇晃着蛊惑的红酒/磁力线把命运的铁屑牵引”(《乡愁墨尔本》) , 从传统山水诗的离愁别绪来看 , 山川草木、日月风雷的隐喻和禅意已经和时代不再合拍 , 乡愁已经从炊烟、归鸦和暮霭的古典意象中化身为红酒、磁力线和铁屑 , 这些全新的具有异质感的载体 , 恰恰赋予了诗美更大的延展空间 。 周寿伟擅长从开阔的书写题材中捕捉到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细微生动的连接点 , 他的诗歌语言虽然是明朗的粗线条的风格 , 不事字句的雕琢和架构的奇巧 , 但这种不修辞和少修辞 , 却给我们带来朴素的厚重感:“只是围墙不肯让路 , 石头/也不肯开花 , 有人守着本心/也有人一变再变”(《上饶的天空》) , 世事苍茫、人心浩渺 , 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 , 初心与操守才是灵魂的庇护所 。 围墙、石头、花、本心 , 四个普通的关键词 , 经过诗人智慧的剪裁 , 立刻出现了不一样的禅意 。
周寿伟走出山村后已游历了五湖四海 , 这和古人骑马泛舟的所谓远旅有着天壤之别 。 从欧洲的伦敦、巴黎到北美的纽约、多伦多 , 再到大洋洲的悉尼、墨尔本……他青春的轨迹既有生存发展的劳顿 , 又有寻找灵魂圣境的快意 。 “非得要把尘世的路踏尽/才能抵达云海 , 用一棵松树/记住多变的春秋”(《庐山问镜》);“在张家界(000430,股吧)的森林公园/我像一头年轻的鹿/不断地抵达自己的 梦境”(《梦境张家界》);”穿过厄勒海峡大桥/我们将抵达瑞典的马尔默/但这里是丹麦的商人之港/浪漫的气息却前所未有(《漫步哥本哈根》) 。 从以上这些诗中 , 我们都可以找到诗人在固执使用的一个词语“抵达”(抵近) , 其实人生行旅 , 一切都是进行式的 , 抵达不过是我们渴望接近灵魂栖所的愿望罢了 , 否则怎么会有“不断地抵近自己的梦境”的句子呢?严格的说 , 周寿伟的诗歌书写遵从的是自我内心的真诚表达 , 他诗歌的思想深度、艺术高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如果能把部分诗作中浅抒情式的笔法调整一下 , 也许阅读效果会更好 。
《在地球的那一边》
作者:周寿伟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责任编辑:董云龙 )
推荐阅读
- 中安在线|合肥热心的哥送受伤男孩就医 家属全城寻找表示感谢
- 云上小诗文|刘梦得:踽踽独行,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况味,不同的诗歌
- 北青网综合男子遇感情问题喝农药自杀,警方全城寻找,不到20分钟找到他……
- 问董秘|咋现在回答股东问题的时候成了“将”积...,投资者提问:去年就说要寻找并购机会了
- 湖北日报救助站不放弃寻找 人脸识别技术助力流浪12年的西藏女子找到家
- 时代周报|海信混改方案通过:寻找下一个“高瓴资本”
- 「大全」六一儿童节的诗歌大全汇总 赞美孩子儿童的诗歌有哪些
- 朱某香|宿松一老人走失家人寻找无果 天网小监控发挥大作用
- 徐州六旬夫妇寻子19载 警方不懈寻找一家人终团聚
- 今年六一,快手邀你加入“寻找筑梦守护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