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的怪咖从敦煌文书《茶酒论》的茶酒争辩,看外来茶如何打败酒,入主中原



碎碎念的怪咖从敦煌文书《茶酒论》的茶酒争辩,看外来茶如何打败酒,入主中原
本文插图

敦煌发现的唐代遗书《茶酒论》以拟人的方式展现了茶、酒之间的争奇 , 显示了唐代以来茶对酒主导地位的威胁 。 酒发源于中原 , 长久以来在各种礼仪活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 而茶则起源于巴蜀等地 , 茶、酒之争其实是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 , 不仅是酒文化、茶文化 , 也涉及儒道释 , 而水的调和则显示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 。 饮茶之风的由来
唐代的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管理和商贸政策 , 唐代的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对外来文化具有强烈的包容性 , 饮茶之风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 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文化的始发地 。 1980年 , 贵州晴隆县发现了远古时代的的茶籽化石 。 在汉代甚至更早巴蜀等地的茶叶就作为贡品谨献给帝王 , 到了唐代随着政策的开放、文人的好尚、禅宗的发展以及低廉的价格 , 茶从王侯之家逐渐走进市井民居 。

碎碎念的怪咖从敦煌文书《茶酒论》的茶酒争辩,看外来茶如何打败酒,入主中原
本文插图

1、敦煌遗书《茶酒论》
《茶酒论》的体裁为赋体 , 全文以拟人的方式围绕茶、酒关于孰尊朝卑的争辩展开 , 最后以水的调解而结束 , 行文1200余字 , 一问一答 , 工整有韵律 。 茶、酒变化生动有趣 , 故事寓意明晰:凡事种种 , 各有损益 , 只有扬长补短 ,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
《茶酒论》具有战国宋玉大、小言赋的问答结构和散韵相配的语言特征 , 又与天竺僧伽斯那所撰的《百句譬喻经》中“蛇头蛇尾”相争具有相似性 , 在内容也有对佛教典故的借鉴 , 如阿闺世王杀父的典故等 , 可见其作者——敦煌乡野进士王敷既熟知中国传统文化 , 又深谙佛教经典 。
郑振铎认为 , 《茶酒论》中所提及的“若人读之一本 , 永世不害酒颠荼疯”这的自赞自颂的结束方法非中国文学作品所常见 , 而是受到了印度文学影响 。 可见《茶酒论》本身就是中外文化合一的体现 。 从地理环境上说 , 敦煌是中原与西域的交汇之地 , 在这里有不同文明的碰撞 。 所以《酒论》不仅是茶、酒之争 , 也兼有佛、道之论 , 而水的出面调和则是儒、道释三教从魏晋时期的分庭抗礼到唐代逐渐融合的体现 。

碎碎念的怪咖从敦煌文书《茶酒论》的茶酒争辩,看外来茶如何打败酒,入主中原
本文插图

2、贡五侯宅 , 奉帝王家
据载周代茶就成为了贡品 ,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中记载周武王伐时 , 巴蜀等南方小国曾经把茶叶敬献给周武王 , ”茶、蜜、灵龟皆纳贡之” 。 虽然此记载缺乏可靠的文献和实物资料的支撑 , 但经考古发现 , 最晚在汉代 , 西南地区的茶叶就已经供奉给帝王了 。
1998年汉阳陵外藏坑所发掘的茶叶便是例证 , 张坤在《汉阳陵外藏坑所出茶叶乌议》一文中考证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中所发现茶叶是源自于巴蜀地区 , 是经由秦蜀古道传入长安的 。
隋代文帝因好茶对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唐玄宗之后的唐代诸帝也皆好茶 , 故最好的茶叶仍是“贡五侯宅 , 奉帝王家” 。 当然 , 饮茶之风在唐代的流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除了上行下效的推动之外 , 也是禅宗发展和文人好尚的使然 。 茶道的象征意义
唐代人赋予茶一定的思想品格 , 使茶从消渴提神的物理功能转变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精神存在 。 陆羽把茶与人的“精行俭德”联系在一起 , “茶之为用 , 味至寒 , 为饮 ,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可见 , 荼所象征的意义具有的品性众多 , 这也是是茶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

碎碎念的怪咖从敦煌文书《茶酒论》的茶酒争辩,看外来茶如何打败酒,入主中原
本文插图

1、“不见道有茶疯茶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