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纳粹崛起前的德国,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二 )

读书 纳粹崛起前的德国,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这种观点在 1920 年代至 1980 年代被各派马克思主义学者进行了相当精妙的阐述 , 不应仅被当作宣传而草率否定 。 在 1945 年至 1990 年冷战期间 , 分裂欧洲的“铁幕”两边都有数量可观的学术著作受到这种观点的启发 。 然而 , 作为一种宽泛的概括性解释 , 它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 它几乎忽略了纳粹主义的种族理论 , 全然没有解释纳粹党徒为什么不仅在言论上 , 而且在现实中对犹太人倾注了如此恶毒的仇恨 。 鉴于第三帝国投入了可观的人力物力来迫害和消灭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 包括许多无疑属于中产阶级的人 , 他们富有创造力、生活优裕 , 而且其中为数不少的人本身就是资本家 , 因此很难理解纳粹主义的现象怎能归结为针对无产者的阶级斗争 , 或者归结为企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恰恰是许许多多德国犹太人尽力维护的 。 而且 , 如果说纳粹主义是随着帝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来临而不可避免的结果 , 那么如何解释纳粹仅仅出现在德国 , 而没有出现于其他同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体 , 比如英国、比利时或美国?这个问题正是许多非德国人在二战期间所提出的 , 也是至少一部分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后立刻问自己的 。 尤其是在那些已于 1914 — 1918 年经历过一次对德战争的国家中 , 许多评论家认为 , 纳粹主义的崛起与得势是几个世纪以来的德国历史不可避免的产物 。 持此观点的作者来自不同的背景 , 包括美国采访人员威廉·L.夏伊勒、英国历史学家A.J.P.泰勒(A. J. P. Taylor)和法国学者埃德蒙·韦尔梅伊(Edmond Vermeil) , 他们认为 , 德国人一直排斥民主制度和人权 , 臣服于强人领袖 , 拒绝接受“积极公民”(active citizen)这一理念 , 沉迷于模糊但危险的世界霸权之梦 。 奇怪的是 , 这附和了纳粹版本的德国历史 , 即认为德国人也一直将上述基本特征作为自己的种族天性加以固守 , 却因受到外来影响——比如法国大革命——而偏离了它们 。 然而正如许多批评家所指出的 , 这种简单化的观点立刻引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德国人在 1933 年之前未曾屈从于纳粹式的独裁统治 。 该观点忽略了一个事实 , 即在德国历史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自由和民主传统 , 这些传统在政治动荡中得到表达 , 比如 1848 年革命 , 当时德国境内的专制政权全部被推翻 。 而且该观点增加——而非减轻——了解释“纳粹如何上台与为何上台”的难度 , 因为它忽略了甚至在 1933 年也曾普遍存在于德国的反纳粹声音 , 从而妨碍了我们提出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那种反对声音为什么被压制住了?如果认识不到德国内部这种反纳粹力量的存在 , 纳粹主义从崛起到称霸的戏剧性故事也就毫无戏剧性可言 , 而仅仅是不可避免之事的实现 。历史学家总是很容易从 1933 年这个制高点来回顾德国历史 , 将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几乎任何事情都解读为纳粹主义崛起与得势的夙因 。 这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曲解 , 有些历史学家从德国思想家——比如 18 世纪末的民族主义鼓吹者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或者 16 世纪基督教新教创始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言论中断章取义 , 用以阐释他们的论点 , 即蔑视其他民族、盲从本国权威深植于德意志民族性当中 。 然而 , 更加仔细地阅读上述那些思想家的著作就会发现 , 赫尔德宣扬以宽容的态度和同理心对待其他民族 , 路德的著名主张则是坚守个人良知 , 捍卫反抗精神权威和知识权威的权利 。 而且 , 尽管思想确实自有其力量 , 但不管如何迂回 , 那力量总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制约 , 这一点往往被那些笼统地谈论“德意志性格”或“德意志心灵”的历史学家所遗忘 。另一种思潮所强调的 , 不是意识形态和信仰在德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 而是它们的无足轻重 , 持此论者与上文提到的那些历史学家有时竟是同一批人 。 德国人有时候被说成对政治缺乏真正的兴趣、从未适应平等交换意见的民主式政治辩论;然而在所有被用来解释 1933 年第三帝国登场的关于德国历史的错误观念中 , 没有比“不关心政治的德国人”更缺乏说服力的了 。 这个概念多半出自小说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创作 , 德国中产阶级智识人士后来将它当作遁词 , 即接受自己“不曾反对纳粹主义”这个不那么严重的罪名的批评 , 以免遭“支持纳粹主义”的谴责 。 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历史学家断言 , 德国中产阶级在 1848 年革命失败后即从政治活动中退出 , 转而在赚钱生财或者文学、文化与艺术中寻求慰藉 。 他们还断言 , 德国智识人士把效率与成功看得比道义与意识形态更重要 。 然而如我们在本书后面将会看到的 , 有大量证据表明 ,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 无论 1920 年代德国的问题出在哪里 , 都一定不是缺乏政治责任感和政治信仰 , 情形甚至刚好相反 。读书 纳粹崛起前的德国,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理查德·J. 埃文斯 , 来自:维基百科毫不奇怪的是 , 德国历史学家极其反感对德国人的性格做如此笼统而不怀好意的概括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他们通过指出纳粹意识形态的欧洲根源 , 尽其所能地引开批评的矛头 。 他们让人们注意这一事实:希特勒本人不是德国人 , 而是奥地利人 。 他们引证纳粹与当时欧洲其他独裁政府的相似之处 , 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 , 到斯大林的苏俄 。 无疑 , 他们认为 , 鉴于欧洲民主政治在 1917 — 1933 年间的全面崩溃 , 纳粹的上台不应被视为悠久而独特的德国历史发展的高潮 , 而应该被视为德国的既有秩序像其他国家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冲击下崩溃 。 这种观点认为 , 工业社会的兴起 , 第一次将大众推上了政治的舞台;战争摧毁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等级、价值观以及经济稳定;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德意志帝国的霍亨索伦王朝(Hohenzollern monarchy)、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全部垮台 , 继之而起的各个新的民主国家很快沦为不择手段的煽动蛊惑的牺牲品 , 煽动家们诱骗民众投票同意自己的奴隶地位 。20 世纪变成了极权主义的时代 , 高潮是希特勒试图建立起一种新的政治秩序 , 其统治的基础一方面是实行全面的警察控制和恐怖政策 , 并残酷镇压和杀戮数百万真正的或凭空臆断的反对者 , 另一方面以巧妙的宣传手法不断动员群众、激发群众的热情 。不难看出 , 这些论据符合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中的西方拥护者的利益 , 他们或含蓄或明确地将斯大林的苏联与希特勒的德国等同起来 , 认为二者都是同一种现象的变体 , 近年来又有人重提此观点 。 将这两个政权进行类比当然并无不妥 。 极权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 , 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初 。 它被墨索里尼作为一个褒义词加以利用 , 墨索里尼与斯大林和希特勒一道 , 宣称要控制整个社会 , 包括对人性进行有效的改造 , 塑造出“新”型人类 。 然而 , 无论这几个不同的政权之间有什么共性 , 促成纳粹主义与斯大林主义的兴起、盛行以及蕞终掌权的两种力量之间的差异依然极其明显 , 以至于很难用极权主义概念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 因此 , 极权主义更适合被用来描述而不是解释 , 也许它更有助于我们理解 20 世纪的独裁政权在上台后是如何运作的 , 而不是解释独裁政权是如何上台的 。当然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俄国与德国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 。 两国的政体都是君主专制 , 以强大的官僚机构和强悍的军事精英为后盾 , 都面临着工业化所带来的急剧的社会变化 。 两种政治制度都被由一战挫败引发的深刻危机所摧毁 , 取代它们的都是短命且矛盾重重的民主政体 , 这些矛盾不久又被独裁体制的出现所解决 。 但二者也存在许多关键性差异 , 其中的主要差异是 , 布尔什维克在自由选举中完全没有赢得基本的民意支持 , 而自由选举则为纳粹的上台提供了重要基础 。 俄罗斯是个落后国家 , 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 , 缺乏公民社会的基本功能和代议制政治传统 。 它与德国这个发达的、人民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工业国家截然不同 , 德国拥有长期孕育的代议制政治传统、法治传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 。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全欧洲的旧秩序 , 这是确切无疑的;然而各国的旧秩序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 被摧毁的方式以及产生的后果也各不相同 。 如果我们想寻找一个在发展进程方面与德国具有可比性的国家 , 那么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 , 与德国一样在 19 世纪刚刚实现统一的欧洲国家意大利 , 远比俄国更加适合作为参照系 。从德国历史中为纳粹主义的起源与崛起寻找一种解释 , 无疑存在着这样的风险 , 即可能将整个过程视为不可避免的 。 然而 , 几乎在每一个转折点 , 事情都有可能发展到另一个方向 。 纳粹主义的胜利 , 直到1933年蕞初的几个月 , 都还远远不是必然的结果;但那也绝非历史的偶然 。 有人认为 , 纳粹的上台在本质上属于欧洲发展格局的一部分 , 持此观点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 。 但他们甚少注意到这一事实 , 即纳粹主义虽然远不是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 然而它的成功确实得益于特别符合德国人天性的政治传统、意识形态传统以及发展方式 。 这些传统也许追溯不到马丁·路德那么远 , 但肯定可以溯源到德国历史在 19 世纪的发展方式 , 尤其可以溯源到 1871 年俾斯麦领导德国实现统一的过程 。 因此 , 从这个时间点切入是合理的 , 正如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在其 1946 年回忆录中所做的那样 , 寻找理由来解释纳粹为什么在德国统一 60 多年后得以上台 , 给德国、欧洲以及世界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 , 而在大多数德国人那里遇到的反对却如此之少 。 我们将从本书以及后面的两卷中看到 , 对这些问题有着许多不同的回答 , 涵盖了从 1930 年代初压垮德国的那场危机的本质 , 到纳粹攫取权力之后建立并巩固其统治的方式 , 在所有这些答案中斟酌取舍绝非易事 。 然而德国的历史包袱不可否认地在纳粹的上台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因此 , 本书必须从德国历史说起 。


推荐阅读